点签电子合同整理:2023年下半年电子合同政策汇总(电子合同免费)
2023年上半年,国家层面出台多个重磅文件,持续推动电子签章、电子合同在政务服务、金融、商务以及其他重要领域的落地应用。点签电子合同据此整理了上半年的重要政策文件汇总,通过分类检索和内容摘要的形式进行发布,并在实践过程中持续推进电子签名/签章在全行业的应用,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进入下半年后,在过去的3个月里,又有许多政策相继出台,一起来回顾下吧!
7月份
7月2日丨吉林长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立用人单位印章认证制度,推广电子签章应用,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业务网络化、无纸化办理,降低用人单位办事成本。
7月5日丨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政府
一、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招投标平台登录、签名、在线签订合同等业务中的应用,巩固“双盲”评审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专项清理工作。
二、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等在行政审批、税务、社保、公积金等领域广泛应用。
7月6日丨江苏省商务厅
一、对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主体(限港澳自然人)新设企业,允许通过互联网实名认证及电子签名远程领取电子执照和电子印章。
二、推动商事主体电子印章省内跨行政区域、多CA互认,推动跨省(境)互认电子印章。
7月6日丨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实时更新、权威可靠的电子证照库,在更大范围试点市场主体身份码的应用,持续推动市场主体电子印章和电子营业执照的同步发放及应用。
7月7日丨安徽蚌埠市人社局
7月7日,根据省人社厅统一部署安排,蚌埠市人社局下发在全市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的通知。
下一步,全市各级人社系统将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进一步宣传解释签订电子劳动合同的意义和相关政策,帮助更多的企业签订电子劳动合同,助力企业降低用工管理成本、提高用工管理效率,全力构建蚌埠市和谐劳动关系。
7月7日丨四川绵阳市人民政府
推进大数据应用能力建设。对接推进“电子证明超市”建设,梳理发布高频电子证明清单,统一认证使用管理电子证照、电子印章。
7月10日丨国务院
发布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应用,依托电子劳动合同信息便捷办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
7月10日丨浙江杭州西湖名胜区管委会
全面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推进电子证照互通共享。拓展“一照通办”范围。
7月12日丨安徽芜湖市人社局
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平台,要求全市各类用人单位积极应用该平台签订电子劳动合同,力争到2024年底,基本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全覆盖。
7月12日丨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自2023年7月10日起,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和各区县(自治县)生态环境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以下统称各区县生态环境局)审批的建设项目环评将实施“无纸化”申报,建设单位仅需线上上传电子材料,无需现场递交纸质材料。各区县生态环境局结合工作实际,有序推进电子印章应用。
7月13日丨重庆市人民政府
加大力度指导并督促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统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数据、系统接口标准等,消除区域壁垒和信息系统接口不兼容的顽疾,推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电子化。
7月20日丨辽宁沈阳市公安局
企业设立生成电子营业执照后,“一网通办”平台立即将相关信息推送至公章刻制企业,2小时内可制作生成含有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密钥和印章印模的一套四枚电子印章,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
7月21日丨吉林乾安县人民政府
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商务等领域应用。
7月25日丨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
一、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宣传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在高频涉企事项中的应用,实现更多涉企办事场景“无纸化”。
二、贯彻落实市级政府采购交易电子化管理办法,完善在线交易系统,实现采购、合同签署、支付等环节全流程电子化。推动电子证照、信用信息在采购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共享运用。
三、利用全市统一电子化签名、印章及存证服务,用好“身份认证+电子签名”功能,推进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办事材料电子化。
8月份
8月3日丨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依托电子签名印章技术,推动数字化图纸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应用。
8月3日丨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推广使用交通运输部和工商总局联合印发的《机动车驾驶培训先学后付、计时收费模式服务合同(示范合同)》,明确补训约定,加强对培训内容与学时、费用与支付方式等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管,逐步推广电子合同。
8月4日丨天津市政府
进一步推动实现政府部门形成的业务表单数据可用电子印章的免用实体印章、可用电子签名的免用手写签名。
8月4日丨辽宁省卫健委
积极推进电子证照便民惠民。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持续深化电子证照便民惠民。
8月4日丨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申报全面推行电子印章使用。申报前,依托单位、推荐(主管)单位须按规定办理电子印章。
8月8日丨宁夏人民政府办公厅
进一步优化完善线上线下各服务渠道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企业和个人电子印章(签名)的核发和应用,加快推进纸质证照电子化、电子证照标准化,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进一步拓展“扫码亮证、证照免提交”应用场景,推广“免证办”服务。
8月9日丨住建部
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数字化报建,加快推进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材料、电子档案在网上办理过程中的归集共享,推动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8月9日丨上海市金山区政府
1、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实现勘察施工监理招投标100%电子化,拓展电子招投标服务范围;
2、督促指导区内定点医药机构接入医保电子处方中心,实现全区范围内定点医保机构的处方流转。
8月12日丨云南丽江市人民政府
与全省同步推进政务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开放共享,加大电子证照、电子证明、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档案推广应用和互信互任,进一步落实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审批服务要求,实现网上可办率和“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不低于99%、“零跑动”事项不低于97%。
8月14日丨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印发《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数字政府建设2023年工作方案》,提出要完成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数据归集,具备上线条件。
8月14日丨云南德宏州人民政府
一、持续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进一步深化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
二、加快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在市政公用设施报装中的应用。
三、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电子合同在招标投标领域的运用,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率达到95%以上。
8月16日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一、推进航空口岸货运单证电子化;
二、新增合同、箱单等随附单据电子化功能;
三、推广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证明书电子化流转;
四、探索推动数字身份互认证。
8月17日丨农村农业部办公厅
要求各地要加快无纸化出证推广应用,强化基层官方兽医信息化操作培训,明确专人负责数据核查。要加强部门间衔接配合,协调大数据管理机构,规范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印章的管理和使用;协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推进动物产品相关信息共享。
8月17日丨河北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一、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发票、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及应用,新登记经营主体电子营业执照同步制发率97%以上。
二、推动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信息共享。
8月24日丨云南保山市人民政府
持续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同步发放,进一步深化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严格执行2022年实施的《关于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实物公章和发放电子印章》要求,推进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实物公章工作落实。
8月28日丨重庆酉阳自治县政府
扩大电子签名、印章及存证服务应用,优化“身份认证+电子签名”功能,推进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办事材料电子化。
8月28日丨山东金乡县人民政府
积极推广电子劳动合同签订,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数字化改革,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丰富“互联网+”应用场景,全面提升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档案管理成本。
8月29日丨西藏自治区人社部办公厅
发布《关于实施电子劳动合同百城覆盖行动的通知》,力争到2024年底前基本实现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上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到2025年底前全区基本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全覆盖。
8月31日丨安徽明光市人社局
积极推进电子劳动合同应用工作,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保障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明光市劳动合同正式进入“电子化”时代。
9月份
9月4日丨国务院
发布《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明确传达:要不断强化电子印章对接互认、提升身份认证支撑能力,进一步发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作为全国政务服务总枢纽的作用,强化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和公共支撑。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9月4日丨江西济宁市金乡县人民政府
发动机关干部进企业,指导企业与员工签订电子劳动合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减低用工管理成本,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添砖加瓦。
9月8日丨安徽黟县人社局
积极开展电子劳动合同应用推广,旨在打造“线上签约、链上管理、大数据应用”的劳动合同电子化应用管理新模式。
9月9日丨文旅部
发布《旅游电子合同管理与服务规范》从旅游电子合同的主要内容、操作规范、签订系统、应用与查证、安全与保密等方面作出规范。
9月20日丨张家口市行政审批局
全面推进“区域评估”,加快实现电子合同在线签订,强化投资建设项目全链条智能化支撑,扩大信用服务企业融资规模,降低民营企业参与招标投标成本,对全市中介服务事项和技术性服务事项实施清单管理,以此积极压减民营企业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