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型指南:如何选择正规、可靠的电子合同平台?(电子合同哪个app好)
首先,先说结论:签电子合同,需要到”合法、安全、便捷、稳定“的电子合同平台,即——可靠的头部平台。
那么,如何判断这个平台是否正规、可靠呢?我们可以从合法性、安全性、便捷性、服务稳定性四个方面看:
一、合法性:签署流程合规,具备法律效力
首先,平台提供最基础的能力,需要保障在平台上签完的电子合同,具备法律效力,符合《电子签名法》中对“可靠的电子签名”的规定:
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也就是要确保签名人的身份真实准确,有明确的签署意愿表达,签署的文件原文和签名数据本身不能被篡改,满足以上四点要求的,就是“可靠的电子签名”。
因此,合法合规的平台,需要有专门的实名认证、意愿认证、印章审批流等环节,以及应用时间戳、加密算法、区块链等电子签名技术,确保电子合同的签约流程中,签署身份真实、文件和签名不被篡改,具备法律效力。毕竟,签完法院不承认的电子合同,无法作为电子证据处理后期的司法纠纷。
验证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司法判例文书,判断平台签署服务的合法性。
具体地,可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涉及该平台的司法判例文书,例如“电子合同”、“e签宝”等关键字,查看法院是否认可平台签完的电子合同,认定其流程是否合规。相关的司法案例越多,且认可度更高的,更加正规可靠。而搜索不到,或司法案例较少的,需要加以考量。
二、安全性:具备行业资质,平台提供技术保障。
其次,由于电子签名行业在我国是一个特许经营行业,涉及信息安全、商业机密等,会受到各政府部门、权威机构的监管,对资质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因此,正规的电子合同平台,需要看一些基础的资质:
国密资质:《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电子签名产品要通过国密局严格的检测,确认技术实现符合国密局的要求、产品安全可靠才会给发这张证书。
公信资质:《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和《电子认证服务使用密码许可证》。服务商获得CA机构授权的,会被授予这两个证书,平台发放的数字证书能确保交易双方身份真实、合同内容具备机密性、抗抵赖性。
另外,还可以参考其他权威的行业资质:
公安资质:《公安等保三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
涉密资质:《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
安全类资质: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7018公有云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认证、ISO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可信云企业级 SaaS服务认证
行业资质齐全的平台,产品使用流程和信息安全机制更加完善。另外,政府、国企、金融机构等组织进行“国产化信创适配”的环节,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涉密资质。
验证方法:
查看平台在公开渠道公布的资质证书,是否有公示公开专门的行业资质。另外,授权的CA机构是否正规,可参考《工业和信息化认可的CA机构名单》,查看平台合作CA是否在名单中即可。不具备行业资质的平台,使用会有一定的风险(流程合规风险、信息泄露风险等),也影响后续出具电子证据的效力。
便捷性:功能完善,满足实际业务场景需求购买使用电子合同平台提供的平台服务,企业获得的不仅是“签合同”单一的功能,而是业务流程中签署的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法,涉及到企业“使用、管理、出证打官司”的各个环节。
因此,针对特定行业的不同需求,平台是否能出具专门、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就至关重要。
例如,
对于人力资源场景,存在”处理合同量大、需要统计归档”的需求,平台是否支持“批量发起、催办,以及统计归档”的功能就很重要;
对于经销商场景,存在“业务、资金、物流流转效率高”的需求,平台“合同并发量,审批管理”的功能就非常重要;
对互联网服务的企业,需要平台有更好的“和现有业务系统API集成的水平”;
在财税、法律场景,合同纠纷频繁,“合同签署的合规性(实名认证、印章管控等)、售后团队的服务支持、司法出证流程的效率”更加重要。
这都需要平台这对特定的行业和场景,提供专门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实践部署的经验。毕竟,了解详细的行业签署痛点和对应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解决企业业务环节存在的各类“签署难题”。无法出具具体签署方案的平台,需要考量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验证方法:
进入企业官网或其他官方渠道,查看是否具备您所在行业的客户案例,特别是头部的具体标杆案例(头部企业的采买流程更加慎重,部署方案有多次POC测试、方案选配的经验,企业能更好地落地方案,解决现有签署地难题,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部署电子合同平台。)
服务稳定性:平台运营和交付能力评估企业签合同不仅要考虑签的环节,还要考虑合同后期的存储、管理等问题。非头部的平台,存在“企业经营、运营团队不稳定”等问题,容易导致企业后期“合同数据丢失、平台服务中止、企业信息泄露”等签署风险。
例如,使用规模较小的平台后,由于平台经营不善,导致停止运营;或者部署电子签章API项目的过程中,由于运营团队能力不足,导致交付困难的案例非常多。企业采买电子合同服务的过程往往一波三折,签署体验不佳。
因此,使用头部平台更靠谱、稳定。一方面,平台有长期的产品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沉淀,以及积累的知识产权和专利,能提供更稳定、成熟的交付方案。另一方面,平台在当地有部署的交付服务团队,可以及时响应、处理紧急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合同签管能力。
验证方法:
可以在互联网公开渠道,查看近期的电子合同行业报告,一般前五的平台都可以放心使用。
另外,可以通过咨询或第三方软件,了解公司规模,特别是在当地服务团队的规模,是否有及时处理各类需求的能力。
以上,具备这四类的要素的电子合同平台,即视为“正规、合法、好用”的电子合同平台。不仅能提供基础的「签署服务」,还能提供「出具电子证据」、「合同线上管理」等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才能发挥电子合同“安全合规、降本增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