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电子签约领域能如何应用?(区块链电子合同流程规范最新版)
区块链技术正进入应用落地的爆发阶段。据工信部《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3月我国主营区块链业务的公司已多达456家。区块链和各行业进行创新融合,成为互联网领头羊们新一轮技术变革的焦点。
在电子签约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落地也在加速。6月29日,电子签约市场领跑者上上签在北京“区块链与数据治理高端研讨会”上就发布了全新的电子签约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上上签联合创始人、CTO/CPO陶真表示,上上签构建的电子签约区块链生态,利用联盟链技术,加入公证等权威机构节点,实现电子合同全证据链溯源,安全性和公信力上都取得新的飞跃。
联盟链多方存证 上上签区块链方案显著提升数据公信力
区块链自兴起以来,因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与电子合同存证需求高度吻合,一直被认为是电子签约行业的有力“助推器”。2018年6月28日,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更是得到司法机构的认可。杭州互联网法院就在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案的审理中,采信了原告采用区块链存证方式的电子证据。此举再次加速了电子签约与区块链的深度融合。
作为电子签约市场领跑者,上上签是业内率先自主研发上线区块链电子合同存管解决方案的电子签约平台。上上签率先为电子签约行业打造了可落地的司法解决方案区块链。不仅客户的注册、实名、合同发送、合同签署、相关结构化业务数据等都将在加密、加盐、打包、哈希处理后分散化储存在区块链中,所有信息都被实时记录、跟踪和审计,并且额外保护了数据本身和统计数据的安全性。而且还有通过第三方的加盟节点,极大保障了全证据链条的真实性,显著提升上上签客户电子合同证据的公信力。
支持单日3亿笔签单 上上签打造可视化区块链监控平台
区块链在电子合同领域的应用,也存在着天然的难点。那就是区块链技术多节点存储的特性,会对合同数据处理速度造成影响,导致难以高效处理大规模数据的存储。而对电子签约行业而言,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客户由于拥有海量C端用户,往往有很高的签章并发需求,一次大型活动可能就需要再几小时内处理上千万笔成交量。
上上签的区块链技术方案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结合电子签约行业需求,上上签通过去除无关性能、简化架构和优化节点的方法打破性能瓶颈,单日最高可处理3亿笔签单以上的交易量,并且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扩容至4倍,在区块链应用领域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陶真表示,上上签还打造了可视化的区块链监控平台,用以监控区块链上的运营,并且有预警系统,能及时监控并满足相应高并发需求。电子签约+区块链的技术优势帮助上上签迅速积累了大量头部客户,尤其在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行业,交通银行、建设银行、长安银行、苏州银行、趣店、分期乐、PPmoney、玖富、挖财、铜板街等都使用上上签电子签约SaaS服务,并实现了业绩的创新增长。
今年4月,中国信通院“可信区块链联盟”正式成立。上上签作为电子签约行业内入选的理事单位,也将参与《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可信区块链测评方法》行业标准的制定。
上上签目前正在着力打造电子签约行业区块链生态,合作伙伴在接受邀请成为上上签合作伙伴节点后,将会享有更强大的数据隐私和安全保障。行业人士表示,上上签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持续创新,更好的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将加速电子签约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全面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