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电子签用户突破一千万,大厂为什么要做电子签?(腾讯电子签有风险吗)

admin2年前签约新闻106

记者|陆柯言

在电子签这个容易被大众忽视的行业,互联网巨头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强。过去几年间,腾讯、字节、阿里等大厂先后投资电子签企业,甚至推出自研的电子签应用,试图在这个行业分一杯羹。

在刚刚结束的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公布了其电子签小程序上线近两年的进展:业务合同发起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相比增长了50倍,个人用户突破一千万,企业用户超过了20万,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

微信是腾讯切入电子签行业最好的载体,也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用户数的激增。在收据、借条、房屋租赁合同、二手物品买卖、甚至疫情期间学生家长签署的疫苗同意书这些日常常见中,个人用户都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来进入腾讯电子签,无需缴纳费用。

腾讯的构想是,通过这种日常且高频的场景触达C端用户,当C端用户足够多并且养成使用习惯时,就可以影响到其中的小B端。在小程序中,腾讯也设置了企业注册入口,促使用户自然完成转化。

这种C2B的发展模式,与电子签行业主流的发展模式并不相同,也是一个曾被质疑的路径,因为多数企业最先瞄准的都是B端用户。但在腾讯电子签业务负责人黄炳琪看来,这种路径反而是健康的。“我们几乎没花任何市场推广费用,就换来了20多万企业客户,如果要通过市场推广,估计要花上千万。”

B端用户愿意使用电子签的逻辑很简单:降本和增效。黄炳琪举了一个例子,一份合同从打印、邮寄到库存管理、长期成本在几十块到上百元,但电子签能够将单份合同的成本降至几元。此外,电子签能够缩短合同签署的时间,一定程度上能够为销售起到引导作用。

不过,相比起传统的签约方式,电子签的渗透率还很低,目前在签约市场的占比大约只有5%,仍有相当大的空间等待开垦。正如黄炳琪所说,“现在行业还很难谈竞争,所有从业者应该一起教育市场。我们的敌人不是友商,而是打印机和橡皮章。”

黄炳琪表示,腾讯电子签接下来的计划,就是优化体验,并且找到更多新场景。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因为每个场景都有不同的需求。

比如,医生开处方是一个高频场景,但电子签每次签约前都需要一定时间浏览协议,这在问诊场景中就不现实。又如,农民工的权益维护也可以用到电子签,而农民工普遍有手茧,签名时会有断续,这就要求腾讯优化算法,更灵活地捕捉用户签名轨迹。

无论是体验还是场景,都是一个需要持续打磨的过程。对腾讯而言,这又是一个必须投入的行业,因为这是建立B端生态布局不可或缺的一环。

“腾讯要帮助企业做数字化转型,从企业微信的营销获客,到我们投资供应链和销售管理体系、电子签约、微信支付、以及后续生产制造和履约的每一环节,都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所以腾讯一定会坚定投入”,黄炳琪说。

相关文章

广州黄埔一小区惊现奇葩物业,解聘后赖着不走,工作人员放言:我是业主他爹!(广州黄埔区小区分布图)

广州黄埔一小区惊现奇葩物业,解聘后赖着不走,工作人员放言:我是业主他爹!(广州黄埔区小区分布图)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这个视频今日在广州市民圈刷屏 广州黄埔一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怼业主:“我是业主他爹”...

临港新片区即将“一周岁”!热度不减、势头不减、改革力度不减(临港新片区最新签约项目)

临港新片区即将“一周岁”!热度不减、势头不减、改革力度不减(临港新片区最新签约项目)

CFIC导读 ◆在8月13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介绍了临港新片区成立一周年改革创新情况。市审改办副主任盛强、市发展...

中山这个镇328签约13个项目,总投资额达53.55 亿(中山各镇发展潜力)

南都讯 记者侯玉晓 实习生陈映君通讯员梁耀洋 3月28日,中山市板芙镇举行2019年招商经贸洽谈会。中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安队出席活动,并为获奖企业颁奖。本次洽谈会签约项目共13个,其中...

IPAD电子签约特点  如何操作IPAD大屏上墙(ipad签电子合同)

IPAD电子签约特点 如何操作IPAD大屏上墙(ipad签电子合同)

IPad电子签约 是目前比较新颖的签约方式,嘉宾通过在iPad上签名,大屏幕实时显示嘉宾的签名过程,每一笔每一划都同步投放大屏幕。由于iPad签约形式新颖、具有科技感,所以在各大会议、年会、...

如何用电子社保卡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手把手教你!人民网2020-10-29 13:51(社保电子卡养老待遇资格认证)

如何用电子社保卡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手把手教你!人民网2020-10-29 13:51(社保电子卡养老待遇资格认证)

坐在家里,使用电子社保卡,就能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对!就这么简单!快来get√如果不去社保经办窗口集中认证,怎么完成认证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先通过跨部门数据比对,结合个人的出行、就医等活跃数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