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提醒一笔签名落下多份合同生效!贝壳找房屋买卖电子合同签约(贝壳上的房源合同签了有纠纷)
北京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河北廊坊大厂潮白河孔雀城雅琴园有一套三居室打算出售。去年,廊坊的德佑地产,也即“廊坊德友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某门店的中介找上门来,将房屋挂在了贝壳找房APP上。今年2月14日下午,廊坊德佑地产中介小吴和小李告诉王先生,有买家看上了房子,希望谈一谈。

当天下午五点多,在德佑地产中介的主持下,三方开了一个十多分钟的视频会议,初步达成了买卖意向,但没有具体商谈首付比例、付款时间方式等具体细节。王先生在视频会上表示,他需要时间和家人商量。会议结束后,德佑地产中介人员告诉王先生,他们可以一边和家人商量,一边准备资料走流程,这样不耽误时间。然后,他们要走了王先生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号照片。
半小时后,大约下午六点左右,德佑地产中介人员告知王先生,定金已打入他的账户,合同已经起草好,文本在贝壳找房APP里,可以打开APP查看,如没问题就签字。但并没有给予任何其他提示。
王先生下载了贝壳找房的APP,为了查看房屋买卖合同,他通过了身份验证和人脸识别等程序登入。在APP的提示下,他找到了合同文本并开始阅读。其中,他看到了一份《交易资金监\\托管提示函》,并像签收纸质提示函一样,在APP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输入了手机验证码确认。然而,令他意外的是,贝壳找房的APP竟然提示合同签署已经完成。
王先生在签字前并未阅读和理解所有合同内容,因此他并非出于真实意愿签署这些合同。他试图进入司法程序维权,但由于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他的维权之路十分困难。
王先生表示,德佑地产中介人员在之前并没有向他讲解合同内容,也没有提醒他签字的方式和风险。此外,贝壳找房的APP也没有设置阅读完毕才能进入签字的风险设置,反而通过一个非关键签字栏处的签字界面,实现了多份主体合同的快速签署。这种看似便捷的设置,却忽视了买卖双方的风险。
王先生在发现问题后,立即联系德佑中介要求撤回合同,但中介表示需要与买方沟通。在沟通到深夜的第二天,中介回复说,王先生已经收了定金并签了字,合同已经生效,买方不同意撤销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如果毁约,可能需要赔付20%的房款金额。在随后的几天中,中介的买方态度非常强硬,并表示已经聘请了律师。王先生如果不履行合同,将面临诉讼和赔偿。
王先生咨询了两个律所,了解到如果进入司法程序,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法院重视证据和结果,过程难以证明。而且,走司法程序耗时耗力,支持合同无效的概率非常小。因此,王先生出于无奈,只能按照自己没有阅读却被复制签字的合同内容配合卖家进行卖房程序。王先生希望通过中国青年网提醒二手房买卖双方,房屋买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建议买卖双方即使麻烦一些,也要面对面一栏一栏一笔一笔签署纸质合同,慎重使用类似贝壳找房APP这种电子合同在线签约方式,虽然看似“便捷”,但风险巨大。
中国青年网联系了廊坊德友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相关门店负责人李某某了解此事。李某某表示,合同已经签字,是有效的,要么按照合同约定配合完成程序,要么走司法程序按照毁约赔偿。
律师建议,选择电子合同线上签署时要慎重,有关部门应对流程进行监管。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维维律师认为,虽然电子合同具有与纸质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但很多电子合同纠纷的根源在于电子合同以“流程便捷”为名掩盖的误导甚至欺诈。
王维维律师指出,在一些手机APP上签署电子合同,虽然电子合同文本与纸质合同完全相同,但签署流程却完全不同。纸质合同是一次签字对应一个签字栏,签署者可以逐页阅读、逐栏签字,签署一份生效一份,签字者在阅读和签署时仍有充足的思考、斟酌和商议时间。然而,在手机APP上,例如王先生提到的贝壳找房APP的存量房交易电子合同在线签署,在手机上在线签署房产等大宗交易,其设置流程应该比纸质合同更严肃更严密。至少应遵循纸质合同逐页阅读逐栏签字、签署一份生效一份的操作常规。但是实际上,这种电子合同采用电子复制技术,一笔签署所有签字栏,一次签字多份生效,颠覆了操作常规,客观上容易给签署方造成重大操作失误,甚至造成签署方还没有读到正式合同,因在第一个并不关键的签字栏处签字结果造成重要合同未阅读却即时生效的重大风险。
王维维律师指出,尽管这种合同与签署者的真实意愿相违背,但在司法程序中,对方可以提供经过身份认证、面部识别、验证码复核等步骤的证据,证明该合同是“真实意愿”的表现。贝壳找房APP的电子合同在线签署方式,虽然看似便捷,但实际上可能给买卖双方带来重大风险,也为可能的合同欺诈提供了空间。许多正在发生的消费金融贷等诈骗手段,正是利用这种电子合同线上签署流程的陷阱,通过刻意隐瞒或忽略重大合同内容,诱导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一系列生效合同,以合同结果的有效性掩盖了流程的欺诈性。
王维维律师提醒消费者在面临重大交易时,应谨慎选择电子合同线上签署方式。同时,她建议监管部门对包括贝壳找房APP在内的各类手机APP上的电子合同线上签署流程进行全面审查和严格规范,以维护《电子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的权威,确保电子合同的严肃性,并将此类线上签署流程纳入日常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