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发文支持IPO使用电子签章,将会带来哪些影响?(电子签章概念股)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关于支持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明确允许采用电子签章办理业务,《通知》第5条提出:“因受疫情影响,在提交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申报文件或信息披露文件时无法统一签名或盖章的市场主体,可以通过提供签字页电子扫描文档、电子签章等方式办理业务,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不仅是深交所,今年3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关于应对疫情优化自律监管服务、进一步保障市场运行若干措施的通知》第二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业务”事项中,也明确可以使用电子签章:“放宽信息披露文件的报送形式要求。文件信息披露因疫情影响无法及时提供实体签章的,可以暂以电子签章等代替,或者提交相关说明。” 近年来,关于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等类似应用的利好政策频出,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至今,来自各级国家重要机关、各地方部门正式发布的电子签名(及相关应用)利好政策共计近60条。但作为对风控要求极高的金融行业,例如银行、证券公司等,对电子签约持谨慎的态度。而深交所、上交所两大单位的表态,无疑是对电子签约技术安全性的极大肯定,也是金融行业普及电子签约的重要信号。 而且,深交所、上交所本次发布的通知更是对疫情下电子签章助力市场主体正常运转的重要肯定。 疫情之下,远程居家办公已成不少企业的常态,线下业务严重受阻,线上业务处理模式及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而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等方式已成为业务办理的“刚需”,日渐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及政务工作中,“电子签约”模式越来越受欢迎,不仅在疫情之下为业务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更让企业获得了降本增效的收益。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深化,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经之路,作为具备工具属性的基础应用,电子签名、电子签章能在人事、销售、行政、供销、物流等多个环节,加速业务推进。 而深交所、上交所允许使用电子签章这一举措,再次拓宽了电子签约的应用场景,让企业在IPO申报、信息披露等重要环节也能实现线上签约,深化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利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发展活力。 除了企业,近年来,在多项政策的推动下,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的方式在各项政务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政务业务办理无纸化、不见面、网上办、零跑动。 未来,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日益成熟的电子签约技术将为各行各业及政务工作的线上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助力实现高效、便捷、安全、低成本的办公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