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方协议”别乱签,关系到应届生身份,不小心就会吃大亏(大学生三方协议签了可不可以毁约)
文/初语
随着大学不断的扩招,如今大学生的数量也直线上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相较于去年增加了82万人,再度突破历史新高,而这样的增幅也难免会让大学生们倍感压力。
时间过的飞快,眼看着就快到六月份了,而这个时候也是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最繁忙的时候了,不仅要忙着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还要忙着落实工作。
虽然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们在学校里可以说是“老油条”了,但是进入社会后,他们就是个“菜鸟小白”。
几乎是什么都不懂,因此很容易上当受骗,而“三方协议”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们要面临的第一个坑,如果不谨慎对待,就很容易吃大亏。
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指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通常情况下,学生们在大学最后一学年即将毕业的时候,都会去找实习单位。
一旦学生们成功的得到了实习的机会之后,这个时候很多辅导员就会要求学生签署“三方协议”,而“三方协议”中的“三方”分别指的是,毕业生、高校以及用人单位。
“三方协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障大学生们在毕业之后还能继续留在实习单位工作,不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就相当于是给自己的毕业之后的就业上了份“保险”。
等到大学生毕业拿到“报到证”并到实习单位报到后,那么“三方协议”基本也就算是失效了,所以大学生签不签“三方协议”都是可以的,并不是强制要求的,不管是签还是不签,都不会影响到毕业的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就业的问题。
但是现在有很多学校为了自己的就业率,就会要求导员劝学生签“三方协议”,有很多大学生可能都没有搞清楚“三方协议”究竟是什么,就在导员的劝说下,稀里糊涂的签了,到时候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后悔都来不及了。
“三方协议”会影响到应届生的身份吗?
有很多大学生在签完“三方协议”后就后悔了,担心会影响到自己应届生的身份,影响自己考公考编。
但其实也并不用过于担心,因为签订了“三方协议”后,是不会影响到大学生们应届生的身份的,“三方协议”不等同于“就业协议”。
也就是说,它不属于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正式的约束文件,所以不属于正式的劳动合同,大学生们只要毕业拿到“报到证”,到用人单位报到后,“三方协议”就自动终止失效了。
另外,在公考的相关网站上,专业人员也是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表示在通常情况下,“三方协议”是不会影响到考生们以应届生身份考公的,同学们也就可以放心的报考相关岗位了。
不过虽然签了三方协议是不会影响到应届生身份的,但是大学生们也不能随便的乱签,因为有很多用人单位在签订“三方协议”时,会一并让大学生签了“劳动合同”。
如果大学生不注意在劳动合同上签了字,那就会丢掉宝贵的应届生身份,所以大学生们在签协议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并且最好把每项条款都仔细阅读一下。
因为有些三方协议里会有违约金这样的条款,这种条款是有效的,一旦大学生签订了这样的协议,就很有可能被无良的用人单位坑。
如果毕业之后不想在实习单位继续工作的话,那就需要赔付违约金,所以在签订协议上,大学生们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否则真的很容易吃亏。
应届生身份真的很宝贵,大学生们要好好珍惜
可能很多大学生都会觉得应届生的身份看不见摸不着的,好像没有什么大用,但事实上,应届生的身份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首先就是在就业上,很多国企、央企以及事业单位,都会更倾向于大学刚毕业的应届生,因为应届生就像是一张白纸,可塑性非常强,在后期培养时也会更容易一些。
所以这些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会给应届生提供大量的岗位,并且这些岗位是只有应届生可以报名的,往届生是没有机会的。
另外也有很多公务员岗位是仅限应届生报考的,所以应届生的身份,可以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其次,应届生落户也更加容易,很多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当地发展,都会推出“人才激励政策”,而这些政策也会给应届生“亮绿灯”。
比如有些城市只要是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届生就能够直接落户,一旦没有这个身份,那么想要落户可能就得通过积分落户、买房落户等等,相应的门槛就高了,如此一来,就不能享受到那么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福利了。
综上所述,应届生身份对于大学生们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大学生们一定要好好的利用应届生的身份。
今日话题:你觉得“三方协议”有签订的必要吗?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