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提交+数据共享,淄博电子劳动合同开启2.0时代他15岁上北大,25岁卧轨自杀,生前写下一首诗,几乎每个人都听过(劳动合同电子化可行性)
× × 00:00 播放 暂停 下一个 00:00/00:00 0.5x 1.0x 1.25x 1.5x 2x 倍速自动播放 小窗口播放 全屏 退出全屏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董凯 见习记者 王钰莹 淄博报道
6月23日上午,山东蓝帆化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姜艳杰正在电脑旁录入新入职员工的电子劳动合同,只见她点点鼠标,瞬间20份电子劳动合同就发送到劳动者手机上。同时,员工无论身在何处,只需在手机端签字确认,即可完成电子劳动合同签署。
电子劳动合同系统升级后,姜艳杰更加感受到了电子化、批量化所带来的便利。而在电子劳动合同应用之前,每当企业遇到大批量员工劳动合同变更时,签署劳动合同就要用个把月的时间,现在只需几分钟。
广告可御可甜 有颜有料 惩罚整蛊任你选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ד在厂区工作的员工也不用专门跑到办公室人力这边来签合同,直接手机上签字就可以。”员工赵磊也感受到了“秒签”和“零跑腿”的便利。
“我们之前都签纸质的劳动合同,像这样一式两份,1300多名员工就要近3000份合同。”山东蓝帆化工有限公司集团副总经理韩邦友一边翻阅之前的纸质劳动合同一边向记者表达了电子劳动合同带了的新变化:“不仅耗材多,保存也不方便,现在使用电子劳动合同后,不仅签署方便,而且可以批量签署,不仅方便了员工,也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作为山东省电子劳动合同首批试点城市,截至今年5月底,淄博电子劳动合同试点企业达2.4万余家,覆盖职工60余万人,签订电子劳动合同56.5万份,居全省首位。
随着应用的深入推广,淄博市人社局推动电子劳动合同应用平台再次升级,上线批量签订等功能。同时,电子劳动合同电子数据进行数据共享,实现了在人社系统内部工伤认定、社保稽核、劳动争议、监察执法等政务领域应用。
蓝帆化工所在的临淄区是最早的电子劳动合同试点区县。据临淄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伯学介绍,为推进电子劳动合同应用,临淄区成立了电子劳动合同工作专班,督导推进任务落实落地,并且对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协同配合,随时解决问题,及时总结经验,目前,临淄区企业累计签订、解除电子劳动合同10万份,数量居全市第一。
升级迭代后的电子劳动合同提高应用效率,同时打通了壁垒,实现数据共享,让老百姓感受到业务办理的便捷。
广告美女秀场 真人直播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ד群众如果在领失业金期间重新就业了,之前是需要本人携带纸质劳动合同到社保大厅办理失业金停发手续,但电子劳动合同数据共享之后,群众只需要打个电话,工作人员从电子劳动合同平台查询到群众新签的劳动合同,就可以为其停发失业金。”临淄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失业保险科科长马文文告诉记者。
发展数字经济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电子劳动合同作为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使远程异地签约实现“秒签”“零跑腿”“非接触”式办理,极大提升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效率,减轻企业用工成本,有效预防劳动争议。
据淄博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支队长车新鹏介绍,下一步,淄博市人社局将持续加强电子劳动合同宣传推广力度,继续扩大覆盖面,同时,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进一步发挥电子劳动合同数据价值,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助力提升淄博市政务服务效能,在“根治欠薪”、建设“无证明”城市、打造极优营商环境上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