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线整合,看德坤的“联合作战”(德坤集团董事长死因)
“与其等着别人来整合,不如自己整合自己。”
出品 | 运联传媒(ID:tucmedia)
撰文 | 杨宏远(运联传媒实习记者)
➥推介会现场
2017年5月23日,德坤物流广州网络推介会在广州云凯酒店宴会厅举办,运联传媒董事长褚方鸿、德坤物流董事长徐明亮、总裁王登旺、副总裁马文君、副总裁刘岩、物配网总经理尹奇峰、网络管理中心总经理黄云林、人力资源总监王凤喜、运联会董事长段玉、广东省江西物流专委会会长曾文平、广州市云山物流商会会长江毅成、广州市云山物流商会执行会长殷学杰、广州市岭南物流供应链商会执行会长高红伟、广州市聚力供应链商会执行会长刘华亮、广东省物流平台联合汇会长喻刚、广州市八零供应链商会监事长任强及各个商业的专线企业代表出席了推介会,现场签约的网点数量达到60家。
➥运联传媒董事长 褚方鸿
整合迫在眉睫
中国现在的货运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快递和小票零担市场已经被大企业瓜分,2016年运联传媒在零担报告中说大票零担市场被专线企业占据,是一片未被大企业开垦的蓝海。
小票零担市场竞争激烈,大票零担市场一直相对安逸,一年过去,且看专线企业是否依然安全?
市场告诉我们:专线的安逸期已经不存在,整合迫在眉睫!
从内部来说:专线市场小、散、乱的现状始终得不到彻底的改善,市场趋近饱和,供大于求,竞争压力巨大,许多专线老板都在说专线越来越不好做了。
从外部来说:安能、百世、壹米滴答等企业完成小公斤段的整合之后产品向下扩展,开始了大批收购专线的步伐。
下一个问题就是:专线要不要坐等被外部整合,专线能不能做大?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要想不被外部整合,就必须要先从内部整合!
德坤的“联合作战”
马云讲到:单枪匹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携手共赢,才能赢得未来。运联传媒在中国好专线活动上说,三分之一的专线企业要消失,三分之一的企业要并入平台,三分之一要长大。
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个道理:专线企业只有联合作战,才能成为长大的三分之一。
➥德坤物流董事长 徐明亮
1)徐明亮的“中国物流梦”
2016年4月,有这么一群专线人动起来了,十家专线企业联合起来,注销了自己原有的公司成立了德坤物流。在今年的零担30强排名中,德坤以9.1亿元的营收成为榜单中18名。
从好友会到好友汇,再到德坤,德坤董事长徐明亮一直都在实践他的“中国物流梦”。
德坤是中国第一家专线整合的企业,通过全网整合达到全国一站式网络的目标,以期建设中国最大智能陆运骨干网。徐明亮这个带头大哥带领着他的物流兄弟们要从小、散、乱的现状中走出来。
专线只有联合起来才有价值,运力得到整合才能吸附更多的货;资源得到整合,才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存活下来;管理得到升级,专线企业才能走向规范化,走向公司化。
记者认为专线企业面临的最大竞争反而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自身升级的压力,市场的变革对专线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跟随市场而动,而且走在市场的前面,不用等到外部的整合就会消亡。
2)加盟就是一群人去做一件事
➥网络加盟签约
本次网络推介会,重头戏当然是德坤和加盟商的签约。
徐明亮讲到:
“德坤华南、华中、华东的网络已经基本铺开,德坤的网络,不是一个只要求加盟数量的网络,要的是一个有质量的网络,德坤一开始不能给你们带来许多东西,可能更多的是要求大家一起去做一件事情。”
德坤以加盟的方式布局广东区域网络,其中分为两步:
第一步:实现深莞惠全境覆盖,截止至5月21日已签约入网160家加盟点,已完成网络规划布局的80%。
第二步:以广州和佛山为核心构建核心网点圈,再辐射周边地市最终网点覆盖广东全境。
德坤在广东的一体化网络布局规划将以货量为出发点,以线组网,在广佛地区以门店形式加盟,保证门店至广州分拨的货量,再从广州分拨一站发全国;外围地区以地级/大区加盟为主,保证区域与分拨之前的往返货量,外围地级加盟享有货量支持政策。
德坤在选择加盟商上也有严格的筛选,通过系统的严格把控不断地推进规范化升级,不断地打磨产品。
物流一定是由专线人代言的,专线一定要让专线的人来做,在这场专线企业的“自救”行动中,德坤这艘航母从深圳出发,驶过广州。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自运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