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科技助力数据“链”上行“苏银链”质与量同升级(江苏银行行歌)
区块链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当前人们对于区块链已经有所了解。金融行业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占有半壁江山,早之前各金融机构就在积极准备发展区块链,以此提高效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江苏银行一直致力于打造“最具互联网大数据基因的银行”,建设区块链项目“苏银链”并在跨行票据贴现、供应链金融、物联网金融等领域应用落地。2019年2月江苏银行基于“苏银链1.0”升级出“苏银链2.0”。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苏银链”平台落地开花 多领域齐发力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走的更长远。江苏银行自重组以来,便很重视创新与发展,不断探索银行的转型之路。早在2016年A股上市的时候,江苏银行就注意到区块链的价值,开始研究区块链,并成功推出“苏银链1.0”自主平台。江苏银行大力发展“苏银链1.0”,将其应用到跨行票据贴现、供应链金融、物联网金融等领域。
区块链有安全、认证、授权、不可抵赖等技术特点,这些正是银行机构所需要的。以供应链金融业务为例,在传统模式下金融机构要将抵押物品委托给企业监管,金融机构对抵押物品信息的获取高度依赖于监管企业的水平,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区块链的存在则可以解决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缺乏权威第三方的问题,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确保质物在质押期间得到有效的监控保障。将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的融资开放平台可容纳多家仓储监管机构、资金方进行公平竞争。
“苏银链1.0”为客户票据贴现加速度。据了解,虽然客户手中持票,但贴现需要信息的准确性,要进行跨行贴现业务并不容易。“苏银链1.0”依托区块链技术,在平台上进行票据和贴现信息的传递,不仅获取信息准确真实,同时也丰富了贴现渠道。
“苏银链1.0”优势众多,很快便开始落地开花,与多家企业合作,继续“供应链金融”“票据贴现”“移动化办公”等领域发力,后推出了“物联网+区块链”“票据区块链跨行贴现平台”“OA审批+区块链”等一系列区块链应用产品,与外部单位合作推出了“钢银链”“我的南京app普惠金融”等服务。
一键部署新升级 “链”通信息无阻碍
2019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其中,江苏银行“苏银链”区块链平台备案在内。与自身金融相结合,坚持发展区块链是江苏银行一直的方向。为了支撑场景建设,实现科技赋能,江苏银行与银之杰合作对“苏银链”平台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解决区块链固有的共性问题,打造了“苏银链2.0”。
多方面深化及创新,全面发挥“链”的作用。江苏银行重构区块链底层架构、优化机制,提升“苏银链”升级后的数据处理速度,同时交易吞吐量质量集安全性也能得到提升,使“上链”数据更加准确安全。江苏银行“苏银链”对新节点“一键部署”,实现链上全通道、全节点的监控预警、提供交易数据的查询入口。
电子合同是许多客户申请贷款时所使用的一种网上合同方式。电子合同申请贷款是在线签约,签章用印,然后生成电子档。以往,电子合同签约需经过可信机构的认证、签章用印流程可追溯等环节,整体流程长,而且交易处理能力有限,需要一定的时间。
“苏银链2.0”的创新为电子合同签约提供了更好地选择,客户在进行电子合同签约时,保证电子合同的流程和数据全在“链上”,进行全节点数据共享,既保证安全又保证签约的效率。同时平台还将用户在签订合同过程中的所有交互信息过程以链式结构保存在区块上,可以最大限度还原合同签订的过程。
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业务流程的智能驱动需求加大,开拓新业务场景对技术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技术与业务场景诉求是一个循环,业务场景诉求使技术进步,技术丰富业务场景,二者相辅相成,使金融科技走向更远的地方。有需求就有发展,江苏银行将继续探索区块链技术,创新更多金融场景对接口,以金融科技赋能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