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代理全额退保”的圈套别让“全额退保”蒙蔽了双眼(代理全额退保风险和骗局)
“金融消费者教育”专栏
“通过熟人介绍”“可办理全额退保”“不成功不收费”……“代理退保”骗局愈演愈烈,不法团伙利用一些不明真相的保险消费者的痛点,虚假宣传非法业务,教唆、诱导保险消费者恶意投诉退保,以达到盈利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不法团伙如何诱骗消费者,消费者将面临哪些风险隐患呢?
监管机构提醒,违法“代理退保”行为损坏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保险市场秩序。同时,此类违法“代理退保”组织或个人涉嫌违反《刑法》相关规定,消费者切勿听信所谓“代理退保”组织或个人的不法宣传。
怂恿、诱导消费者恶意投诉退保
2020年4月,钟女士按照“退保人员”指导,歪曲事实,以“保险业务员承诺买保险可以办理高额贷款,销售过程中也未讲解合同内容,因此要求全额退保”为由,向监管部门投诉。接到案件后,监管部门及相关公司迅速开展调查,积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钟女士被经办人的热情服务所打动,遂说出了事件的原委。
由于资金周转需要,钟女士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自称“代理退保”的人员。该“退保人员”声称可以将她的保单全额退保,但要收取30%的服务费用。在该代理退保人员的各种挑唆、怂恿以及承诺下,钟女士同意了以退保的方式获取周转资金。
在该退保人员的要求下,钟女士通过手机签署了电子协议,并提供了身份证、保单、银行卡原件、电话卡副卡给对方。随后,该退保人员为钟女士编写虚构投诉事实,并欺骗钟女士称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全额退保。
同时,因该“退保人员”持有钟女士的电话卡副卡,保险公司后续联系钟女士时,接听人都是该“退保人员”。如钟女士账户有钱汇入,“代理退保”团伙会自动扣款。
值得庆幸的是,钟女士在经办人员的耐心解释劝导下,认清风险并及时注销了电话卡和银行卡,防止了银行卡被非法扣款的风险,及时止损。
“代理退保”黑色产业链环环相扣
不法分子往往抓住消费者希望“全额退保”的心理,不顾消费者的真实保险需求,怂恿、诱导消费者通过恶意投诉退保,切断客户与保险公司的联系,从中赚取高额手续费,以达到盈利目的。不仅如此,“代理退保”团伙在完成恶意退保后,将保险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再次转卖给下一家,或通过开设培训班课程的形式扩大收益。“代理退保”的黑色产业链环环相扣,令人咋舌。
保险消费者若不慎卷入“代理退保”组织或个人从事的非法活动或交易中,不仅丧失保险保障,而且还存在经济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
监管部门表示,此类行为已严重损坏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保险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已约谈相关保险机构,要求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规范营销行为,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坚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监管部门呼吁广大保险消费者,应树立正确保险观念,充分考虑自身保险需求,注意保护个人重要信息,谨慎办理退保,切勿听信所谓“代理退保”组织或个人的不法宣传。同时,消费者如果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或相关服务需求,可以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或服务渠道反映诉求,也可以通过拨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等方式,向监管部门反映。
采写:实习生 许爽 南都记者 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