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商跳过出版社环节直接签约作者的发行模式有哪些利弊?其发展前景好吗?(电子书需要购买版权吗)
我感觉可以看看出版社的作用和历史,以及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以及人们的期待来下这个判断。 1,作用和历史 稍微看了一下Wikipedia,出版社的作用大致是: 保护版权,排版和书籍设计,印刷,为有市场的书籍物色作者催生新书,宣传。 我好像没看出哪样是电子书商做不到 —— 事实上因为电子化导致数据可以随时修改,排版,设计,勘误,都简单多了,甚至还更优秀。 既然功能都有了,剩下无非是法律能不能允许的问题了。 2,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 显然电子书商的如果有能力切进去,现在的出版社肯定压力巨大,收益降低。连带纸张,幽默,印刷这类行业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不过这个降低我相信都是暂时的,书籍具备文化商品,甚至是文化奢侈品的潜力,常常好书我会在唐茶买了,或者Kindle买了,再买一本纸版本的收藏,这些书更贵一些我并不介意。 而作者出版成本降低,对购书和卖书的人都是好事,类似于苹果的App store,只需要99美元的开发者身份就可以发布,然后由社会去判断内容的好恶(当然苹果是要做审核的),这多好。 如果出版,写作能形成这样的结果,写作也许能成为如App一样的市场,那么写得好文笔的人,也不用苦逼继续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想着先赚钱再写之类的。人们写的动力大了,自然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也就高了。 这样也有利于文化本书的发展和传播。 3,附加价值 读书评论,笔记都可以成为社交的一部分,购书也不再那么的盲目,书评起的作用会更大。 —————— 只是,作为老一辈,出版社资源丰富,这件事发展必然让一些人赚钱受阻碍了,所以上头怎么想,能不能放,虽然迟早的事,但是短期,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