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下1100辆氢能商用车订单 潍柴剑指物流运输场景(潍柴的氢能源有哪些)
9月1日,以“绿色动力 氢能社会”为主题的潍柴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山东潍坊举行。继8月27日2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运营交接之后,潍柴动力再次签下1100辆氢车大订单,开启氢能物流运输领域的“新时代”。
发力物流运输,抢占氢能商用车赛道
活动当天,潍柴、中国重汽分别与青岛圣通华有限公司、淄博展鸿汽车有限公司、同心智行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各签约方就深化氢燃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和市场推广达成一致合作意向,加快推进物流运输场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各签约方表示,未来将强强联合抢占氢能赛道,携手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快速发展,为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这次参与1100辆氢能商用车签约的合作方青岛圣通华有限公司、淄博展鸿汽车有限公司、同心智行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物流货运市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物流解决方案。
此次签约的1100辆商用车,涵盖4.5吨城市物流车、18吨物流车、49吨牵引车等各系列产品。这批签约车型将搭载由潍柴自主研发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系统额定功率覆盖50-200kW。产品具有零碳舒适、安全可靠等特点,可满足长续航、低温等多种复杂工况的需求,堪称未来物流货运领域实现碳中和的理想“氢动力”。
11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订单对于刚刚起步的的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来说,是向物流运输领域发起的一次氢能替代尝试,也意味着相关参与企业践行国家双碳目标的责任与担当。
事实上,山东重工旗下潍柴集团、中国重汽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提前布局产业,在氢能商用车应用领域走在前列。
从2010年开始,潍柴先后投资40亿元布局新能源业务,建成了全球最大的2万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制造基地。依托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抢抓“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重大机遇,积极布局全系列商用车氢能动力,推出了一系列技术成熟、历经考验的商业化产品,是中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名副其实的领航者。
特别是2021年以来,潍柴不断加快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业务的产业化。其中在氢能重卡领域,潍柴成果显著;其配套的49吨氢燃料电池重卡在淄博到青岛港线路,单车月均行驶12000公里。去年10月,搭载潍柴162kW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中国重汽黄河雪蜡车交付冬奥会,更是实现了“中国首创、世界领先、完全国产”。
联合产业链,共建氢能商用车生态圈
双碳目标下,物流运输车型是实现新能源替换的重要细分市场。尤其是重卡将率先进入氢能重卡时代,在物流运输领域打开局面。
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市场推进迅猛,主要得益于其本身的优良特性,相比于其他新能源形式,氢能更加适合物流运输这一运营场景。
具体来看,氢能商用车具有续航能力强、加氢速度快、低温性能优越等优点。氢燃料电池在能量效率方面大幅领先锂电池和燃油,且补能迅速。特定地点加氢站的建设也能很好满足在港口、机场、矿山等特定场景下氢能商用车的补能需求,因而在突破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营的瓶颈时,适用于物流运输场景的氢能商用车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这次山东重工旗下的潍柴、中国重汽签下1100台燃料电池商用车订单,也是看中了燃料电池商用车,尤其是氢能重卡在长途运输这一应用场景中的优越性。
一方面,在添加燃料便捷性上,氢能重卡已经有了同柴油重卡一较高下的资本。氢能重卡加氢时间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且续航能力跟燃油车差不多。例如,以潍柴配套中国重汽的49吨氢燃料电池重型牵引车为例,该车型具备强动力、低能耗、长续航、低自重、高安全等特点,加氢时间在15分钟左右,加满之后续航里程超过600km。
另一方面,在使用寿命上,氢能重卡对比纯电动重卡优势更加明显,在载货能力上优于纯电卡车。耐久性方面,潍柴的燃料电池电堆寿命长达30000小时以上,远远高于锂电池,可满足整车全周期使用要求。
从收益方面来分析,潍柴配套的49吨氢燃料电池重型牵引车百公里氢耗为8公斤左右,按照氢气价格35元/公斤测算,使用成本与燃油车基本持平。在节能减排上,100辆该车型的氢能重卡,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3000吨。
当然,氢能的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协同,凝心聚力共建产业生态圈。本次活动还邀请了空气化工产品、中石化、山东海化、华润燃气、中集、东岳未来氢能等“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十余家合作伙伴,就氢能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市场拓展等方面共同探讨,全力打通产业闭环,提升各环节效率、降低成本,打造国内领先、全球一流的氢能商业示范合作样板。
业内人士认为,潍柴动力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领域的探索都走在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前列。其积极推动氢能轻卡、重卡落地具体的应用场景,将对进一步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