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张医保电子凭证昨日在济南面世(济南医保卡明细查询)
11月24日,全国医保电子凭证发式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在发布式现场,济南诞生了全国第一张医保电子凭证。记者获悉,有了医保电子凭证,济南500家定点药店可“一码通刷”,定点医院可直接刷脸就医及报销,另外,济南人在家中就可享受挂号、问诊、送药上门。
2019年9月,国家医疗保障局下发《关于开展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山东、广东、上海、黑龙江、吉林、河北、福建7省市开展了医保电子凭证及移动支付试点工作。
山东按照国家局的部署,迅速开展了医保基础信息数据采集、清洗工作。目前全省16市中已有14市数据全部汇聚到国家局,涉及人员基础信息数据量11597万条,参保信息数据量13623万条,医保电子凭证可激活人群量位居全国首位。
山东省试点先行,确定了基础条件较好的济南、青岛、淄博、烟台、威海、日照、临沂、聊城市和省本级等9个统筹区为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工作试点地区,其中济南、青岛、淄博、聊城市为国家局先行使用地区,并破解了许多难题,通过试点地区工作,为全省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和标准。
山东破解“虚实账户共存”等难题
山东首先破解了“虚实账户并存”的难题。记者获悉,山东省医保个人账户管理模式为“虚实账户共存”,且绝大多数统筹区为“实账户”,社保卡开卡行分散在全省近10家银行,为开展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经反复进行论证,研究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选取了金融机构承担个人账户线上支付资金清分任务,同时依托银行的无卡协议支付平台,破解实账户交易“四要素”验证难题,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次,破解身份证就医的难题。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结算,解决社保卡持卡库不完善和未实现参保人群全覆盖的问题,山东认真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在继续使用社保卡的同时,在试点医院实现了基于身份证、社保卡双模式就医结算功能,为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基于身份证的就医结算提供了借鉴。
另外,山东还率先制定了上报方案。按照国家局总体要求,山东在全国率先制定上报了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实施方案,明确标准规范、具体任务和工作措施,专门举办了培训班,指导各市开展工作。率先实现与国家平台对接。山东积极部署省级医保电子凭证管理中心,开发电子凭证前置服务,率先实现省级电子凭证管理中心对接国家局电子凭证管理中心,同步在试点“两定机构”进行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试运行。
500多家定点药店“一码通刷”
济南人可在家中挂号、问诊、送药上门
记者获悉,山东率先实现了基于医保电子凭证多场景线上应用。
在山东济南,在医院端,试点医院构建医保电子凭证应用设备和网络,参保人可实现医保费用结算“一码通刷”。
记者获悉,在500多家试点定点药店,参保人可以持医保电子凭证购药结算。
而在医保服务大厅,办理业务也更方便,参保人办理个人业务可通过刷二维码、刷脸直接进行办理。
更为方便的是,在居民家中,门诊慢性病患者可在家中通过支付宝小程序挂号,在“慢病续方在线支付”试点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并通过医保电子凭证进行线上支付,由快递物流人员将药品配送至家中。
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即日起在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广东7个省(市)的部分城市将陆续开通使用。这意味着今后全国参保人可以“看病不带卡,只用医保码”。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医保电子凭证是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中参保人的唯一标识,是打通医保线上服务的金钥匙。与实体卡或其他电子卡相比,医保电子凭证有四个突出优点。
一是方便快捷。医保电子凭证不依托实体卡,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APP,或者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经由国家医保局认证授权的第三方渠道激活使用,十分方便。
二是应用丰富。医保电子凭证广泛应用于医保查询、参保登记、报销支付等医保各业务场景,一张电子凭证,可以办理所有的医保业务。
三是全国通用。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生成,标准全国统一,跨区域互认,参保人可以凭证在全国办理有关医保业务,可以说“一码在手,医保无忧”。
四是安全可靠。医保电子凭证通过实名和实人认证,采用国产加密算法,数据加密传输,动态二维码展示,确保了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为方便参保人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国家医疗保障局开发了相应的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届时参保人可在各大主流APP商城、应用商店下载使用。也可以打开支付宝“卡包”,选择“医保电子凭证”,并激活、进行身份验证后使用。在微信关注“我的医保”公众号,激活医保电子凭证,也可以开通使用。
首期先行测试的7省市参保居民可以开通使用,后续全国其他地区也将陆续开通使用。在济南,当天已有不少参保居民开通医保电子凭证,并实现在济南市中心医院、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药店进行看病、买药、支付全流程使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应晓华认为,医保电子凭证相当于给了参保人一个互联网身份,挂号看病、诊疗、支付形成了完整的闭环,并且突破了地域限制,将极大地便利人们的看病买药行为,推动医保的管理和服务走向更高水平。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表示,医保电子凭证的开通使用,标志着参保人将拥有一人一码的医保电子身份凭证,医保业务的办理和支付更加方便快捷。国家医疗保障局将不断探索创新,深入研究引入5G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加快完善电子凭证功能和推广应用,不断优化设计、完善功能、简化流程,提升群众使用体验,加强业务协同,推进医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让更多便民举措更加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