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小常识(4):医保电子凭证(医保电子凭证有怎么用)
一、什么是医保电子凭证
医疗保障个人电子凭证,简称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疗保障局根据自然人基础信息统一生成,是自然人在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中的唯一标识,通过多种展现方式,支持医疗保障各类业务。
注意定义中是由国家医疗保障局统一生成,而不是由省里面生成或者地市生成。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能够有效杜绝重复参保,避免基金的浪费了。
二、医保电子凭证是如何生成的
医保电子凭证是基于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姓名等基础信息,采用相关加密算法和签名技术产生的64位标识码,那么医保电子凭证如何产生和使用呢?大致分为授权与激活、扫码与展示和扫码结算三个关键环节。
(1)授权与激活
医保电子凭证需激活后才能使用,每个有效电子凭证只需激活一次。医保电子凭证可通过国家医疗保障局官方渠道或国家医疗保障局认证授权的第三方渠道激活(例如微信、支付宝、银行等渠道)。
医保电子凭证是由国家电子凭证业务中台统一生成,通过完成用户实名认证、实人认证等操作后,用户可设置医保电子凭证密码,生成个人电子凭证,同时国家业务中台会向省级业务中台同步结果,这样就保证了医保电子凭证在全国的唯一性。
如果通过第三方渠道生成电子凭证,那么还需要个人的授权,由国家电子凭证业务中台提供统一的授权页面(H5)完成授权,并同时将授权信息同步至省级电子凭证业务中台。这样用户在省里面就医时就可以在第三方渠道展示二维码了。
(2)二维码生产与展示
医保电子凭证二维码由业务办理地所属的省级电子凭证业务中台生成。如果省级医保电子凭证业务中台查不到用户相关信息,则通过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获取用户数据后生成医保电子凭证二维码。这样保证了医保电子凭证的二维码由省级生成,后续由省级校验,方便后续结算业务的处理和使用。
(3)扫码结算
患者在医院或者药店就诊结算时出示二维码,医院或者药店发起二维码解析请求,由省级电子凭证业务中台进行二维码解析及验证,并向医院药店返回个人基础信息及鉴权TOKEN(可以理解为“令牌”),医院和药店接收到个人基础信息和“令牌”后会发起医保结算申请,省级医保结算业务系统收到带着“令牌”的申请后,会向电子凭证业务中台核实“令牌”后开展医保结算。这样就通过“令牌”来保证使用医保电子凭证进行结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了。
三、医保电子凭证有什么好处
(1)方便快捷
医保电子凭证最大的好处与优势就是彻底实现了脱卡结算。一码走天下,全国通用。
现在出门在外,身上只带一个手机(最近每天要做核酸,又多带了身份证),很少再带其他证件了。今年3月份,小李女儿突发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当时正在外面,也没带着社保卡。如果回家取个社保卡再去医院,耽误时间耽误病情,路上也折腾。幸亏小李有爱鼓捣APP的习惯,很早就在体验“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时,绑定了女儿的亲情号,直接去医院用医保电子凭证挂号看病。
(在此小李也强烈安利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在里面可以查看自己历史就医记录,医保缴费记录,医保支出等,还可以为家里小朋友办理亲情号,万一哪天出门发生意外,就医的时候,用医保电子凭证就可以了)。
(2)节约成本
可能有读者会问,一张小小的卡才多少钱?可是我们全中国的参保人大概有13.6亿。而且这张卡的背后,可不仅仅只涉及卡的钱。
记得2019年6月,小李的女儿刚出生时,小李去街道社保所为女儿办理社保卡,当时需要提交如下材料:①父母一方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复印件1张;②参保人邮政储蓄卡原件和复印件1张;③参保人近期免冠一寸白底彩照2张。总共需要2张复印件,还要去照相馆给出生一个月不到的婴儿P出“合格”的照片。最厉害的是,小李去邮政办理银行卡的时候,还被银行柜台员工忽悠100元买了一个意外险。现在想想小李当年也是年轻,一个连爬都不会的婴儿会有什么意外。所以,在这张卡后面,不仅涉及卡的成本,还有复印、拍照、办银行卡甚至保险花费,当这个数字再去乘以13.6亿的时候,可不是小数字了。
(3)应用拓展
由于医保电子凭证是参保人唯一标识,全国通用,彻底实现了脱卡结算,这也就为后续的应用拓展带来了便捷。
比方说从2020年初开始火爆起来的互联网医院的医保支付,当时北京地区第一家互联网医院-燕化医院提供常见病、慢病患者复诊的互联网诊疗服务,整个流程最后一步需要医保支付的时候,需要医院或者药店的人在送药上门的时候带着刷卡设备由患者刷卡结算或者患者去医院刷卡才能实现互联网医院的医保支付。而在山东等地的互联网医院使用了医保电子凭证,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互联网医院的医保支付,因此医保电子凭证为互联网医保支付业务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在跨省异地就医,以及国家正在推进的政务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需要与其他政务系统共享数据的场景中也带来了便利。
关注小李,一起学习医疗医保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