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变化!事关日照住房公积金!(日照住房公积金最低标准)
4月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二场)——介绍了日照市住房公积金2022年年度报告有关情况,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日照市住房公积金2022年年度报告》
业务运行健康平稳
01
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稳步提升
克服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积极扩大制度覆盖范围,当年全市新增缴存职工2.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14.8%。
02
住房公积金归集缴存逆势上扬
当年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5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6%,同比增长10.3%,年缴存额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
03
住房公积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当年为11.5万名职工提取公积金33.7亿元;为5517户家庭发放公积金贷款18.9亿元。
04
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行更加稳健
住房公积金规模增长迅速,当年全市增加17.4亿元,增长14.3%;年末全市住房公积金结存139.5亿元,其中:存量贷款118.9亿元。截至年底,三期及以上逾期贷款首次实现清零,资金流动性和风险控制良好。
05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再创新高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等收入4.1亿元,支付职工利息等支出2.3亿元,实现增值收益1.8亿元,完成计划的112.5%,同比增长10.5%。当年从增值收益中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补充资金1.7亿元,累计提取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9.8亿元。
政策重构实现新突破
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促发展上攻坚突破,在保民生上加力提效,着力打造全方位、全领域、全周期公积金管理制度体系。
01
优化完善制度体系
提请市政府研究出台《日照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报请市管委会批准,配套制定了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行政执法程序四个专项制度及四个操作规程,构筑起了更加惠民利企、更加规范适用的住房公积金“1+4+4”制度体系。
02
加大职工购房支持力度
拉平岚山、莒县、五莲与市区公积金贷款差距,最高贷款额度统一提高为双缴存职工60万元、单缴存职工40万元,当年即有2300余户家庭受益,贷款额度提高近2.3亿元;大力支持刚性住房需求,按规定降低首套房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合理减轻改善性住房资金压力,二贷首付款比例由40%降至30%;大力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新引进硕士以上研究生公积金最高可贷100万元。
03
提高职工租房保障水平
坚持租购并举,充分考虑缴存职工租房资金压力,适时提高租房提取额度,缴存职工无租金税票的每年最高可提取1.32万元,有租金税票的每年最高可提取3万元,多维度释放制度红利,切实保障职工住房资金需求。全年共有3700余名职工增加提取额450余万元。
扩面征缴取得新成效
坚持固基培源,不断做大住房公积金“蛋糕”,深挖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充分利用中心与银行的合作优势,携手推动住房公积金扩面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市缴存职工达28.3万人,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采取摸清底数、深入挖潜,常分析、勤调度等措施办法,狠抓征缴工作,全年征缴住房公积金突破50亿元大关。坚持以诉促缴、依法追缴,不断扩大执法效果,针对13起反映较为强烈的欠缴公积金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较好地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强化执行协作联动,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住房公积金执行协作联动机制,公积金司法执行行为更加有力有效。
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
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制度利民、归集为民、投放惠民、科技便民、服务暖民五个方面,制定实施16条创新举措,夯实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提升公积金政务服务“软实力”。
01
打造经典创新案例
打破部门和数据壁垒,优化再造工作流程,在全省率先探索“公积金贷款买房一件事”,打通群众办事痛点堵点,公积金贷款从受理到结清全生命周期实现“一次办好”。先后受到省、市各级肯定,这项典型经验先后入选了全省智慧城市扩面打榜优秀案例,被省住建厅专门发文在全省推广,被市委主要领导给予批示肯定。首创加装电梯零材料提取公积金,在全市开启“我备您办”新模式,通过自建加装电梯住户信息动态数据库,使加装电梯提取化繁为简,实现“零材料”“掌上办”“秒到账”,这项工作经验被住建部网站和报纸宣传推广,并被省住建厅点名表扬。
02
主动融入改革发展大局
立足住房公积金实际,认真落实全市改革工作部署要求,不断深化全省“双全双百”工程试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工作一件事”,实现个人社保、医保、公积金同城转移“一链办结”;完成“退休(养老)一件事”,实现退休办理、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公积金提取等“一链办结”。
03
创新助企纾困载体
主动搭建金融信息资源平台,创新开展“金银携手 助企纾困”专项行动,联合合作银行先后走访企业516家,协调31家经办银行为850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助力困难企业和职工渡过难关。积极落实阶段性支持政策,为受疫情影响的38家企业办理缓缴公积金866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短期资金压力。
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坚持向前一步、主动服务,着力在优化政务服务上加力提效,用心用情托起缴存职工的“安居梦”。
01
“跨省通办”走在全国前列
率先完成住建部11项“跨省通办”任务,广泛推行两地联办和帮办代办,全年办理跨域转移4152笔5835万元,发放异地贷款291户9141万元。凭借优质的服务,市直管理部被评为全国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表现突出服务窗口,是全省获此殊荣的5个公积金窗口之一。
02
数据赋能更加有力
持续拓宽政务数据共享范围,与13个部门实现54类数据共享,6项电子证照应用覆盖公积金服务全领域,构建了54个公积金“无证明办事”服务场景;57项业务全部实现网上可办,其中30项业务“指尖办”;21项业务实现“智能秒办”,综合网办率达80.8%。
03
政务公开更加广泛
积极参加《政务访谈》《行风在线》等访谈节目,举办3次“政府开放日”活动,及时听取群众呼声,让政务沉入基层,让群众走进中心,在沟通交流中推动作风优化、服务提升,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04
热线服务更加贴心
公积金服务热线充分发挥综合服务平台作用,以倾听群众呼声、反馈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为己任,努力当好政策“传声筒”,全年接听群众来电2.4万通,接通率高达100%,经验做法被《中国建设报》刊载。
记者还从发布会上获悉
公积金贷款有关政策有四项调整
01
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首套房首付款比例
缴存职工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款比例由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20%。
02
适度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实际额度
提高借款职工家庭月还款额占家庭月收入的比例,由不超过夫妻双方月收入的50%调整为不超过60%。缴存职工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因月还款能力不足追加其父母或子女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计入家庭月收入,合并计算可贷额度的政策,同时停止执行。
03
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按照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的家庭,夫妻双方、单方满足贷款条件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分别提高到70万元、50万元;生育三孩及以上的家庭,夫妻双方、单方满足贷款条件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分别提高到80万元、60万元。同时适用多子女家庭、青年人才、购买装配式住宅等多项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政策的,以其中最高的贷款额度标准控制。
04
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缴存条件
将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职工的缴存条件“已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并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12个月(含)以上,贷款时处于正常缴存状态,且住房公积金账户内余额不低于12个月的缴存额。”优化调整为“已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并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12个月(含)以上,贷款时处于正常缴存状态。”不再要求账户内保留12个月(含)以上的缴存额。
以上一至三项政策执行至2023年12月31日。
在记者问答环节
相关负责同志还具体介绍了
《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办法》的
相关情况和主要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灵活就业人员群体日益壮大,目前我市约有20万人,他们也有解决住房问题的需求。由于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直以单位缴存为主,因此该群体尚未完全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为了使该群体能够享受到住房公积金制度红利,支持该群体住房消费,助力其改善住房条件,我中心按照上级要求,借鉴外市的经验做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日照市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灵活就业人员的缴存范围和办理缴存、提取及贷款的相关规定。目前,该《办法》已经市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审议通过,于2023年3月23日发布实施。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缴存方面,灵活就业人员的范围是本市年满18周岁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工作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缴存条件是在本市正常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一年及以上,自愿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义务。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可采取委托银行按月扣缴或自主付款方式。缴存基数、比例等要求与我市单位缴存人员相同。
在提取和贷款方面,灵活就业人员符合《日照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和《日照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可以申请办理提取和贷款,和单位缴存人员享有同等权益。
在失信惩戒方面,灵活就业人员在提取、使用公积金过程中,发生失信行为的,也将依规进行惩戒。贷款还款期间违约的,其不良信用记录将依规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通过伪造或者使用伪造证明材料、虚构住房消费行为等欺骗手段,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或违法骗贷的,经查实后,将责令其限期退回违规违法获取的公积金款项,并纳入住房公积金诚信档案,暂停其5年内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全媒体记者 陈堉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