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签名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电子签名市场规模)
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发展趋势如下: 在高速发展的当前,中国电子签约市场存在着五大发展特征: 一是资本大量涌入、巨头入局,企业融资额创新高,巨头企业参与,例如阿里、腾讯、字节涌入。例如,e签宝在去年创下了E轮12亿人民币最高融资额,保持记录至今。 二是技术不断成熟、服务创新,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基础技术发展不断成熟,电子签约市场的技术应用也逐渐成熟,智能合约、合同上链逐渐落地。例如,e签宝已经创新性地推出了区块链合同,智能合同解决方案等。 三是应用不断渗透、场景扩展,电子签约行业应用不断渗透,金融、制造业、O2O、人力资源、旅游、建筑、政府等等行业和和领域应用不断加深,场景得到快速扩展。 根据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电子签名用户使用前五的场景是人力资源、技术开发、金融业务、商务合作、服务委托。 四是市场高速发展、规模扩大,头部厂商的客户规模不断增长,加之超级平台的接入、国家政策的扶持、新基建的加速推进,市场迎来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大规模的扩张; 五是发展成效显著、服务闭环,认证、增值、生态、技术等服务环节逐渐完善,产品和服务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形成完整服务闭环。 根据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年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市场规模为152.8亿元,较往年上涨41.2%。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线上办公愈发普遍,企业对电子签名运用程度逐步加深,进一步拓宽电子签名的应用范围和场景。未来,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上升,预计2024年达404.2亿元。 电子签名行业发展分为三阶段: 1.0时代,以电子签名软件为主,平台将合同文件导入到软件客户端中,通过电子签名插件完成签字。电子合同文件的数据安全性不足, 无法形成流程化服务; 2.0时代,电子签名服务商为客户提供基础的电子签名技术接口,由客户自己封装成电子签名系统。签名数据安全性仍存疑,印章管理难度较高; 发展至今,电子签名发展历程进入“3.0时代”: 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系统对电子签名进行统一管理,系统数据安全性强,资源整合度高。第三方平台在GBC端(政府G端、企业B端、个人C端)逐渐渗透,应用场景广泛。G端和B端通过企业机构的业务覆盖能力,逐渐形成网络式发展效益。 另外,政策也不断推动电子签名行业的发展: 国家战略层面,为了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推动国际网络安全和企业数字化的发展,希望以数字化赋能驱动企业效率提升、促进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加速赋能产业生态升级、数字化转型应用获得发展空间。 地方政府响应层面,各地区政府积极推动电子签名拓宽业务范围和应用领域,加速企业、民众办事无纸化进程,进一步使电子签名业务落地,以推动行业发展。 相较于传统签约,合同签署双方会受到时空限制,合同邮寄、签署等流程复杂、耗费时间长;合同中的实体签章易被伪造,存档过程中易出现错配、丢失或泄露等安全问题。电子签约,通过灵活便捷的部署模式,安全性高、远程操作的签署流程,可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未来,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电子签约行业认可度会显著提升,行业规模将不断扩大,在政务领域、企业业务链加速落地。另外,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提升,以及在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技技术发展推动下,电子签名产品的易用性、安全性、适配性,会不断提升,实现更优质的服务性能和签署体验。而电子签名也会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性工具,在更多的应用场景和行业垂直布局中不断实践,持续探索电子签名的服务价值。 更多电子签名行业发展趋势内容,可参考: 2022中国“电子签名”领域十大趋势(来源:海比研究院)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帮助到题主 有类似问题的知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小e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复。发展特征
行业规模
行业发展阶段
政策推动
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