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协作结硕果,黔东南再迎佛山企业投资
佛山为黔东南送来一份大礼。日前,黔东南州政府与粤港澳大湾区优强企业举行线上招商暨集中签约活动。37家大湾区企业参与,9家企业现场与黔东南州政府举行线上签约仪式,总投资额达21.5亿元,其中包括4家佛山企业。
自去年进驻黔东南以来,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东南工作组(下称“佛山工作组”)以黔东南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合作、园区共建、协助招商、产销对接等多种方式,推动产业协作项目联农带农成效更加显著、产业发展更合规律、产业转型升级更显成效、生态康养更具魅力。
佛山企业积极与黔东南签约。资料图片
建链延链补链
三产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园、工业园、民宿……在黔东南州的广袤大地上,农业、工业和文旅业的项目正遍地开花。
去年以来,佛山工作组加强调查研究,以系统化思维和市场化导向,安排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下称“协作资金”)9.09亿元,建设203个产业协作项目,占15.46亿元总协作资金的58.8%。其中,投入7.17亿元,建设176个农业产业项目,用于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壮大农村特色产业;投入1.48亿元用于建设标准厂房、建筑安装工程等11个工业项目,推动黔东南州轻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投入4350万元建设16个文旅项目,推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在日前佛山与黔东南州签约的项目中,包括中药材饮片生产、现代产业园区、定制家具生产及水产养殖项目。
然而,黔东南现代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业园区发展欠缺规划,培育壮大本土企业的力度需加强,招商引资用地、用工、配套设施等要素保障不足,企业落地难度大。
为此,佛黔两地按照三产融合的思路,通过建链、延链、补链,推动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让产业发展更适合本土发展规律。
在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时,融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理念,围绕“种植打基础、加工提品质、销售扩市场”的合作共建模式,注重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精深加工及技改升级、完善产业配套和产销对接。
一产建链,即建设种养示范基地,以高标准示范种植带动企业、农户种植,将零星的种植点串联成片,形成示范带,同时,将农业产业项目尽量纳入共建产业园范围,投入其中5.53亿元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占农业产业项目资金的72.7%。
如雷山县,立足茶叶、天麻、食用菌、稻米等特色山地农业资源优势,建设数字化茶园示范基地、天麻种植示范基地、食用菌研发及种植基地均纳入“茶麻菇稻”农文旅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支持该园区打造粤黔协作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省级示范园区。
二产延链,即发挥市场导向作用,注重与龙头企业合作,建设生产线、引入技术、购买设备延长产业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核心区、产品加工示范区。
目前,两地共投入协作资金2.07亿元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33个,引导33个企业新增实际到位投资额6.1亿元。
如从江县,投入522万元,支持已落户的佛山企业增资建设一条瑶药深加工生产线,引导企业追加投资800多万元。
三产补链,则是注重产业配套和产销对接,投入4360万元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冷库、气调库、物流园)9个,投入1925万元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4个,并围绕“佛山市场+黔东南产品”战略,深挖特色农产品资源,推出“贵州腊味”等原生态特色食品供佛山人民选择,助力黔东南成为佛山农产品保供基地。
借助资源互补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当前,佛黔两地正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共建工业园区,推动两地产业协同发展,让产业转型升级更显成效。
立足黔东南农业资源禀赋,佛山工作组科学谋划实施产业协作项目,提升农业现代种养业基础。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根据全州森林覆盖率接近70%的实际,确定东西部协作资金,主要用于发展油茶、茶叶、林下中药材、精品水果等地方特色农业,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基地,两年共计投入4.79亿元实施100个种植项目。
其中,新建、改造油茶标准化种植基地24个,共5.09万亩;茶叶规模化种植基地23个,共1.85万亩;天麻、淫羊藿等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35个,共3.31万亩;蓝莓等精品水果种植基地7个,共3400亩;11个食用菌种植及育苗基地11个,共5100亩。
同时,投入6268万元扩大猪、牛、鸡等传统养殖规模,投入4620万元引导6家佛山企业、机构与黔东南州合作发展现代渔业。
在丹寨县,围绕茶叶、林下中药材、蓝莓种植已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枢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农民参与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52个、农户8000余户。
在工业方面,佛山工作组以多种形式推动黔东南工业园区发展,帮助广东企业实现产能转移、拓宽销售渠道。例如,投入建设电子产业帮扶车间,帮助贵州云睿、安兴、冠坤电子等公司建设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推动黔东经济开发区2021年电子产业规模达1.72亿元,同比增长146%。同时,积极推动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食品饮料、木材家具、新型建材等企业在黔东南落地生根,新增招商引资企业43家,实际完成投资2.6亿元。如引进盛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丹寨县合作,开工建设生态黑猪全产业链项目,引入广东科秦盛阳置业控股有限公司在锦屏县投资建设木材家具厂等。
两地也在积极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业。黔东南借鉴佛山示范村建设经验,深挖黔东南独特文化资源,结合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借鉴佛山紫南村等地推进幸福文明村居建设的经验,黔东南通过活化村庄风貌挖掘文化沉淀、活化节日民俗提升文化魅力等举措,建设民宿、旅游集散基地、文化特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示范村结合项目等。
接下来,佛山工作组将围绕“佛山总部+黔东南基地”“佛山研发+黔东南制造”模式实现两地产业链互补,围绕“佛山企业+黔东南资源”“佛山市场+黔东南产品”模式实现两地产业互助,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实现两地资源互惠互利等方面下功夫。
【南方日报记者】王蓓蓓
【通讯员】郑春阳
【作者】 王蓓蓓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