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传媒、电子、计算机强势领涨!南方基金怎么看A股后市
前期数字经济和中特估一枝独秀,本周(3.20-3.24)A股市场风格的极端分裂态势有所收敛,虽然ChatGPT所掀起的人工智能高潮愈演愈烈,但部分消费板块以及新能源赛道开始企稳回升,部分不愿追涨的资金在布局业绩有望回升的行业。具体来看,本周上证指数涨幅为0.46%,创业板指涨幅为3.34%,前期沪强创弱的格局有所改变。
分行业来看,传媒、电子、计算机、通信等TMT板块强势领涨,钢铁、建筑装饰、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等顺周期行业领跌,中特估热度减弱。
展望后市,南方基金张延闽认为,可以确定的是,由于疫情等外部政策的放开,2023年机会显著好于2022年,但我们无法由此推导出2023年是个大牛市。本轮复苏过程中,风险源自于市场超前交易和基本面弱现实之间反复纠缠(强预期和弱现实一强现实和弱预期)。
机会源于以下两个部分:一是资产表现更均衡,二是逆向投资和反转效应。
现阶段虽经济温和复苏,企业盈利改善,然而增量资金有限,指数表现乏力。风格继续轮动,资产表现更加均衡,现阶段相对利于小盘股。小盘成长可以重点关注医药、TMT、高端制造以及消费板块。
过去三年汽车、煤炭、电气设备、钢铁等行业过于顺利的发展值得引起大家的思考,此时可以逆向布局低关注度的行业,例如成长板块的医药、电子、农林牧渔、家电等,价值板块的地产、建材、银行等。
南方基金黄俊认为,尽管复苏趋势不强,但中国仍大概率领先于海外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
首先,估值已经到很有吸引力区域;其次,制约权益的两大因素—海外流动性,国内政策压制均已或临近大幅转向;最后,是流动性保持宽松;
综合来看,我们对2023年的权益表现持中性偏乐观的态度。谨慎的原因在于经济弱复苏格局存在小概率再度陷入低迷的风险(如果能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5%去落实,这一尾部风险基本不存在,但我们也要保持虚心谨慎、严密跟踪);
上半年还未看到增量资金的明显入场,权益资产中枢上移的斜率不会太快,涨多了会存在小幅回撤的波折。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