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面也能签!新疆劳动合同进入“电签”时代
签字、盖章、按手印
这是签订纸质版劳动合同
不可越过的“三部曲”
而现在,只需在线刷脸,电子签名
不用见面一份电子劳动合同
就能“云端”生成
3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人社厅了解到
我区将在全区范围内
全面推广电子劳动合同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信息化便民服务水平
近年来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应用蓬勃发展
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
对政务平台数字化要求越来越高
电子劳动合同
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劳动者所接受
人社厅在自治区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上
开发运行了电子劳动合同订立系统
(以下简称平台)
为企业和劳动者
提供免费的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服务
2月23日,乌鲁木齐市60余家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了电子劳动合同平台上线业务培训。图片由自治区人社厅提供该平台不仅具备电子劳动合同
订立、续签、变更、解除、终止等功能
而且以上环节均可追溯
能更好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权益
劳动合同签订实现了
“线上签约、系统管理、大数据应用”
数字化模式
2月23日,来自全疆各地60余家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了乌鲁木齐市人社局开展的电子劳动合同平台上线业务培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摄
我区各级人社部门将以电子劳动合同为载体,大力落实“一件事打包办”要求,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最大程度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时重复提交材料,简化合同报送程序,合理确定合同信息采集范围,提高企业和劳动者报送电子劳动合同的积极性。及时制定和主动公开政府平台提供的电子劳动合同相关服务事项清单、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对企业和劳动者通过平台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或提交符合要求的电子劳动合同信息的,同步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实现线上直接办理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经办和待遇申领、人才服务、人社各项补贴申请发放等业务。合同内容可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社会保险稽核、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中依法作为证据采信。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电子劳动合同数据应用,我区各级人社部门将及时梳理汇总分析电子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终止等相关数据,动态掌握企业劳动用工情况。提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社会保险参保稽核、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工作效能,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防范化解矛盾风险,实现智慧协同监管。以电子劳动合同数据为切入口,推动人社数据资源整合,加强大数据汇总分析,为人社政策评估和工作决策提供坚实支撑。
继续阅读
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等5个地(州、市)今年试点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
近日
自治区人力和社会保障厅网站发布
《关于开展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
试点阶段(4月至12月)
选择乌鲁木齐市、伊犁州、
克拉玛依市、哈密市和阿克苏地区
5个地(州、市)
作为专项行动重点地区开展试点工作
↓
试点地(州、市)于4月5日前上报本地区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工作目标,于12月20日前上报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工作开展情况、推广过程中遇到问题和不足、下一步工作等。试点地(州、市)2023年新增就业人员订立电子劳动合同率达到100%,其他合同订立电子劳动合同率达到80%以上。
其他地(州、市)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工作
重点在国有企业、
劳动密集型企业、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实现电子劳动合同订立
国有企业发挥带头示范效应
逐步扩大电子劳动合同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