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毕业即签约上市公司!(毕业生签约时一定要慎重)
深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吴有曾和13名同学一起参加“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班”近日,他们从校长手中刚接过毕业证便签约了深圳的上市公司▲试点班学员从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黄建行手中领取毕业证据了解吴有曾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他与13名同学都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他们分别从广西百色、江西寻乌等地来到深圳求学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这群毕业生命运的转变得益于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在全国首创的职教帮扶新模式以及校企双主体学徒制育人新模式
▲吴有曾与欣旺达签署劳动合同“要不是这个项目,我可能中专毕业后,就随便找个工作了。”吴有曾坐在台下,耳边回响的是仪式上学校领导对深圳一职与欣旺达电子第一期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班的总结回顾。作为这期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班的毕业生,他望着手中的毕业证和劳动合同,仍有些不敢相信。
南下求学
上一次听到老师系统介绍试点班的情况还是在两年前那时,吴有曾还是百色市财经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深圳一职将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特点,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正常完成中职学业的同时,得到足够的学习生活补贴,保证在读期间的经济来源。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作为学徒,也能在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中,学到行业最需要的技术本领。”报告厅台上的老师慷慨激昂地讲着,台下的吴有曾手心出汗,心怦怦地跳着。他心动了,心动于一个外面的世界,心动于一个能自给自足的生活。“记得老师说,会报销路费,解决住宿,每个月还会给每人800元生活补贴。这样能为家里减轻不少负担。”吴有曾说。吴有曾马上给家里打电话,家里人起初是不太同意的。但他最终成功说服家里人,顺利踏上了赴深学习的道路。与吴有曾的坚定不同,来自江西寻乌的刘鑫在来深圳一职学习之前,颇有些摇摆。当时,他就读于寻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天被班主任通知集合,会议室里密密麻麻坐了跟他一样的近百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听完宣讲后,刘鑫说自己当时懵懵的。“只知道是深圳的学校来招生,也不知道做什么。” 宣讲结束,学校让学生填志愿,刘鑫没填。后来班主任鼓励刘鑫尝试一下,并讲到这是一个全新的培养模式,这才有了刘鑫的南下求学。9日上午,深圳一职和欣旺达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开班典礼。最让刘鑫和吴有曾震撼的是拜师仪式。15名来自广西百色、江西寻乌两所中职学校的学生,站成一排,面向导师,拜师、鞠躬、献花,开启了一段永生难忘的师徒情谊。
充满仪式感的拜师礼
让刘鑫和吴有曾心中充满敬意
两人并不知道
他们的人生已经迎来了新的篇章
双重身份
把目光投回到2015年8月,深圳一职作为全国27所中职学校之一,成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中职学校,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纳入学徒制试点。但是,由于现代学徒制处于探索阶段,各项配套制度不完善,试点是个大难题,进展并不理想。
2017年6月,黄建行调任深圳一职校长。经多方谋划,学校决定创新性地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招生,与深圳市对内地职业教育对口帮扶结合起来,一起实施。这是全国首创的职教帮扶新模式,也是全新的校企双主体学徒制育人模式。
2019年4月,深圳一职与欣旺达达成合作意向,双方联手启动招生,来自广西百色、江西寻乌两所中职学校的15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经过选拔,最终成为第一期试点班学员。
现代学徒制的重点
一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二是育人的双主体、学徒的双身份;
三是工学交替、岗位成才。
第一对关键词,说的是现代学徒制框架;第二对关键词,描述了学生的身份;第三对关键词,指的是培养过程。
拜师仪式后,试点班正式开办。吴有曾、刘鑫以每周4天在欣旺达公司跟岗实习、3天回深圳一职学习的方式,开启了自己“学生 + 学徒”的双重身份。根据欣旺达产线(产品)设备不同,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了 4 个学习模块,会定期轮换学习模块,学生还要完成不同设备的实操学习。在最后一个学期,欣旺达为学员安排了行业最顶尖的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刘鑫和吴有曾的背后,有着学校和企业专门配备的两位班主任、近60位专业课老师和岗位技能导师的悉心教导和培养。
校企合作开发了《机电控制技术与应用》等9门课程19本教材,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通过案例式教学,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工作实践,以用促学、学以致用,成为了品牌专业中的精品课程。
师徒深情
产教融合、工学交替,贯穿了试点班整个教育教学环节。吴有曾、刘鑫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有点弱,但到了实操环节,却开始大放异彩,让人刮目相看。欣旺达的工程师张少鹏是吴有曾的导师。见到吴有曾的第一眼,张少鹏心想:“好小,还是个孩子”。教导“孩子” 和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不同,得从基础讲起,手把手教。每天早上8时,当张少鹏到达生产车间时,总会看到吴有曾在那里等他。“我会先让他回忆我前一天教他的内容,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解答完问题后,再布置当天的任务。”张少鹏为吴有曾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表,细化到每一天要讲什么、怎么讲。
吴有曾还记得第一次进入生产车间的样子。他惊讶,“那么大的车间,一个车间有6到7条生产线,每个生产线有30多米,一条线上维护的人员才1到2个人。在老家中职学习时,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大的车间,也没有学过这些知识,太开眼界了。”
每天早上,刘鑫都会在欣旺达工程师任达印的办公室提前等他。任达印会将教授的内容做成PPT,在办公室里对刘鑫先讲一遍。讲完了理论,再带他去生产车间。刘鑫整天跟在任达印的身后,任达印一边处理工作,一边见缝插针教刘鑫。
他觉得,刘鑫动手能力很强。到了后半期,当机器遇到一些小异常时,已可以放手让刘鑫处理了。任达印说:" 这让自己很有成就感,以往没有带徒弟的时候,可能不会将自己的技能进行提炼,现在会更注重这方面。"
先行探路
两年学习时间一晃而过,毕业典礼上,欣旺达大学培训部经理刘艳玉透露,试点班中有10人通过公司电池事业二部的考核,定为初级技术员,另外4人定岗为高级技工,还有1人因个人原因退出了学习。吴有曾、刘鑫等5位同学因综合评价等级为A,获评“优秀学生 + 优秀学徒”。
黄建行认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根和魂。
随着产业升级,工厂现代化,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更高,这需要培养新一代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中国特色学徒制试验班,就是这样的尝试。在国家“十四五” 发展规划及有关职业教育文件里,包括正在修订的《国家职业教育法》里,都把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作为改革发展的大方向。
▲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黄建行
试点班还创造性地融入了职教帮扶。黄建行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贫困学生真正学到技能和本领,通过职教育人、帮扶济家,让贫困生用自己学到的本事改变家庭的面貌,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黄建行认为,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班的先行探索实践,让新形势下的深圳职业教育发展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也有了更大想象空间。来源:深圳晚报编辑:罗悦媛 吕晟审核:杨瑾 王唯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声明:本文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告之,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热门推荐新任深圳市市长覃伟中:谋教育就是谋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深圳2021-2022学年普通中小学校历出炉,寒暑假这样安排遇暴雨、台风天,这些时候停课!2021深圳普高招生计划数增加8200余个!新建高中“建一所优一所”报名时间、流程、材料定了!2021年深圳各区小一初一招生入学政策公布,一键直达解读来了!事关2021年深圳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这些要点家长速看@深圳家长,八答八问读懂2021年深圳市幼儿园秋季学期招生入园深圳教育丨szs-jyj感谢您关注深圳教育微信深圳教育新浪官方微博也精彩多多哟欢迎关注!欢迎投稿:szedu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