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为什么突然推出电子钱包? 怎么理解中国平安对移动互联网的焦虑情绪?(平安银行电子银行卡)
也许问题该换个解答方向,并不是平安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焦虑情绪,而是传统大金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焦虑情绪,在中国利率尚没有市场化的大前提下,去中心化的互联网金融就存在巨大的利差空间,而这部分空间足以吸引大量年轻的投资人,或者说未来的金融市场主力军。这种焦虑情绪应该说是一种进步,而就平安而言,个人觉得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走得是比较靠前的。陆金所解决的是平台的问题,而电子钱包面对的就是入口的问题,是通道的问题,我认为,这纵横之间,才是平安互联网金融的大战略,加上金科做的孵化,则可能未来的是在这纵横之间的空间进行更丰富的填充。 平安目前推电子钱包,个人感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传统金融面向互联网的入口问题很早就已经有了,平安对壹卡会与捷银的布局也在2年前启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并购都是在阿里调整金融事业部和支付宝之前,更是在推余额宝之类的产品之前),但或许还不能要求传统金融有更高的新锐要求,但马明哲的牌照收集嗜好,的确走在了市场的前面。或许传统金融的眼光去看互联网仍旧是有滞后性,因为中国的传统金融受制于体制和规章,而互联网则更多的是直接在资本力量下由想象力转化生产力。就目前的壹钱包来看,产品的确不成熟,关键的对于传统金融的入口功能也许都谈不上包装启封,但整个构架基本已经形成,这从自然的推导来看也可以得出的结论。首先是流量的测试或测算,有了流量就能谈市场。据说阿里和微信目前对于金融机构的谈判相当强势,因为在于流量,如果壹钱包没有解决流量问题,可能也没有办法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博弈中获得话语权,这我们从壹钱包并没有叫做平安某某钱包里可以看得出他们的战略意图,如果壹钱包不单单是平安的壹钱包,那目前最主要的就是用户导流的问题。 回过来说,市场上有认为产品不成熟为什么急着推的质疑,个人认为,这也使必然,支付宝钱包和微信钱包最近都把发展步骤加快,尤其支付宝钱包8.0和微信5.1的推出,在移动支付和理财端的功能上大大加强,更是整合o2o设计,力图打通线上线下,走闭环,这样的发展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到平安所希望打造的综合金融入口规划,毕竟所谓的钱包必须是要能有全方位的功能,如果再不推,可能会错过最好的市场机会,个人甚至觉得更好的市场机会应该在12月底(如果能解决流量问题的话),所以壹钱包得不尽早推出,也所以有了内测版。所谓内测版是投石问路,一来,看流量前瞻,二来,根据市场需求明确功能。这一步骤也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