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产业快讯(军民融合工程是真的吗)
★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专家智库座谈会
11月16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专家智库座谈会,来自军民融合发展各个领域的10位专家和智库代表,畅谈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认识和体会,交流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意义和建议,深刻认识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专家们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军民融合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明确了习近平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在强国强军中的战略地位,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一道纳入新时代国家战略体系;明确了完成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任务要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明确了“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战略目标。
★ 联合调研组赴成都、绵阳等地开展标准化军民融合工作
11月14日-15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标准委和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专家组成调研组,赴成都、绵阳等地,实地调研标准化军民融合工作。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长虹、九洲及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参观。围绕我国标准化军民融合工作现行管理体制、运行体系、融合需求及统筹军民标准体系建设等重点内容召开座谈会。
★ 国土部将研究编制我国可燃冰资源勘查开发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国土部在发布会上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开发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和产业有序发展。将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纳入战略新兴产业目录,会同有关部门在税收优惠、价格补贴等方面制定出台扶持政策,提升企业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企业有序进入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领域。
★ 工信部:加快推动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瞿国春副司长参加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时表示,将加快推动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加快测试评价体系研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搭建良好的测试验证环境,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规范,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有利支撑。
★ 欧盟同意改革针对中国的关税制度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欧盟批准向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制度进行改革,同时将包含确保关税在足够高水平从而保护欧洲钢铁和太阳能等行业的条款。欧盟各国政府已经表示支持此项立法,从而使得12月4日的正式批准成为一种形式。
★ 国内油价现年内最大涨幅!加满一箱油多花10块5
11月16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再次开启。国内油价出现年内最大涨幅,每吨汽油上调265元、柴油上调250元。折合90号汽油每升上调0.20元,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1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2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1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费约10.5元。
★ DRAM存储器供不应求加剧 四季度合约价持续上涨
据媒体报道,集邦咨询最新报告显示,在北美数据中心的需求持续强劲,以及DRAM供给端产能与制程受限制下,并不能满足整体服务器内存市场需求。进入第四季,在服务器出货动能不减的情况下,整体Server DRAM供不应求的状况将更为明显,Server DRAM第四季合约价将持续上涨6%至10%,可望带动厂商营收与利润率表现再创新高。存储芯片具备广泛的运用空间,是芯片行业的“风向标”。根据IDC数据,2013年存储芯片市场规模接近690亿美元,而DRAM和NANDFlash就占据了约600亿美元,占比超过85%。据IC Insights预测,全球存储器市场在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美元。目前,全球存储市场几乎被三星、美光、海力士等五家厂商瓜分,但国内却几乎处于空白。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落地,,中国企业开始追赶,相关公司有望受益国产化进程。
★ 固态电池技术取得新突破未来电动汽车充电只需1分钟
据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克(Fisker)本周申请了一项固态电池专利,不仅可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提高到令人震惊的804公里,而且充电时间也缩减到短短1分钟。菲斯克公司计划在2018年1月推出这项新电池技术。全球技术领先的特斯拉动力电池电芯全面升级为2170之后,电芯的比能量已经达到300wh/kg,再往上提升的难度已非常大。“压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下一阶段,业界认为最好的出路是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至少是当下传统锂电池的三倍,充电时间缩短的同时,续航里程更远,充放电次数更高(更耐用),真正进入市场应用后,将会给动力电池产业带来颠覆性变化。工信部等四部委今年3月印发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我国将加大投入研发固态电池等新的动力锂电体系。
★ 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发布:2020年长征八号首飞
1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发布《2017—2045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系统规划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能力建设前景与发展蓝图,预计2020年长征八号实现首飞、2035年左右运载火箭实现完全重复使用。根据路线图中的规划,到2020年,长征系列主流运载火箭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面向全球提供多样化的商业发射服务。其中,低成本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实现首飞,在役火箭实施智能化改造,商业固体运载火箭与液体运载火箭可为用户提供“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VIP专车”等商业发射服务。
★“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完成建造入级检验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11月13日完成了对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海试后的拆检,并通过中国船级社建造入级检验的相关要求。检验结果表明“深海勇士”号结构设备状态良好,设计合理,安全可靠,中国船级社近期将签发入级证书,正式交付使用。
★ 航天科工与中国邮储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3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未来双方将在金融产品及服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服务、自主可控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外,双方还就精准扶贫物流业务及国际结算、产业基金投资等事项进行了沟通。据介绍,航天科工与邮储银行有着长期、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年来,航天科工大力推进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在金融产品及服务、工业互联网、征信大数据服务、信息化技术支撑、智慧产业、资本运营、金融租赁等领域有着较强的专业优势,与邮储银行之间存在巨大合作潜力。航天科工在自主可控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很强的核心技术与综合优势,后续双方可以在邮储银行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开展相关合作。
★ 北方公司首次亮相智利军警展
近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参加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办的智利军警展。该展由智利武装警察署举办,吸引了国际主要防务公司参展,集中展示在防暴维稳、安检排爆、应急救灾、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最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北方公司首次参加这一展会,通过实物、模型、多媒体介绍等方式,展现了北方公司在该领域的强大实力,赢得了各方高度评价。
★ 我国启动“新型数据保护密码算法研究”
随着量子计算的不断突破,其计算机能力的大幅跃升将为网络安全带来新挑战——许多加密算法将会变得相当脆弱。未来,如何应对量子计算对数据的“暴力解密”?当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快速融合发展,对密码算法能力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应对?日前,为应对量子计算攻击威胁,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数据可信融合安全挑战,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中唯一的密码算法项目“新型数据保护密码算法研究”项目在成都启动。
★ 航空工业首架海军三代机大修后成功首飞
11月9日上午,一架海军三代机平稳降落在长沙某机场跑道上,标志着海军在航空工业试修的首架三代机首飞成功。该飞机是来自海军部队的首笔三代机订单,由航空工业下属航空工业长飞承担修理工作。为加速修理进度,航空工业充分利用行业现有修理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合作渠道,先后走访了空、海军修理厂。此次飞机大修沿用了航空工业长飞首架三代机试修的成功经验,即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维修联盟、集成发展的路径,航空工业长飞与集团公司30多家制造厂所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深化了航空维修合作的内涵。通过各单位的全力配合,航空工业首架海军三代机大修后首飞成功,为航空工业后续三代机的修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 我国海洋核动力平台首炉燃料组件进入量产阶段
近日,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签署了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首炉燃料组件采购合同。根据合同约定,中核北方将为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两座反应堆以一体化模式提供首炉燃料组件。合同的签订,意味着海洋核动力平台首炉燃料组件进入量产阶段,标志着我国向海洋核能应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船用低速机高压SCR系统通过MDT台架试验
11月9日,中船重工青岛双瑞自主研发的船用低速机高压SCR系统在中国船柴青岛基地一次性通过MDT(曼恩柴油机与透平公司)的FTA台架试验,属国内首例。同时,该系统还顺利通过了CCS、DNVGL、LR三大船级社Tier Ⅲ排放台架试验。该船用低速机高压SCR系统具有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防震性好、催化剂效率高等优点,在系统设计、催化剂性能、控制策略等方面完全满足IMO柴油机NOx排放法规TierⅢ及MDT FTA相关规定。本次台架试验中,该系统配套安装于MAN6S60ME-C8.5主机上,试验实测NOx排放值远低于IMOTier Ⅲ标准,赢得MDT公司和各船级社验船师一致好评。
★ 我国成为世界在轨气象卫星数量最多国家
11月15日,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第四颗卫星,风云三号04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在轨测试后,该星将投入业务运行,成为我国低轨道下午观测的主卫星,与此前发射的风云三号C星组网,形成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上下午观测的布局。据介绍,风云三号04星设计寿命为5年,该星装载了10台遥感仪器,其中,作为风云三号系列卫星的核心仪器之一,“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升级改进后,可以媲美美国最新发射的联合极轨气象卫星的成像仪器,每日无缝隙获取全球250米分辨率真彩色图像,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宽幅成像遥感仪器之一。
★“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型号研发设计正式启动
11月8日,“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型号研发设计启动暨动员会召开,标志着由原子能院承担的泳池式低温供热堆研发设计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是一种成熟、安全、经济的反应堆技术,是中核集团发展核能供热事业推出的一种专用反应堆。将其作为城市供热的基础热源,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我国能源结构,缓解日趋严重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而且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科研-示范工程-商业推广”三步走的战略,目前已启动科研工作,原子能院负责反应堆堆芯、一回路等系统的研发设计,并承担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设计准则、物项分级、安分报告等研究与编制工作。
★ 中俄深化高铁合作联合组建高铁技术研发中心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16日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与俄罗斯快速干线股份公司、莫斯科交通大学等单位组建的中俄高铁技术联合研发中心,15日在长春揭牌。中车长客表示,未来将积极与俄方协作开展好列车耐高寒、节能、运维等技术研究工作,同时培养国际化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整合技术标准,提升两国技术水平实力,为“中俄高铁合作项目”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中兴通讯拿下5G海外首单
近期,意大利经济发展部正式公布5G预商用实验网中标结果,中兴通讯运营商、意大利第一大移动运营商Wind Tre、意大利领先有线运营商Open Fiber联合中标,在3.6-3.8GHz频段上,建设欧洲第一张5G预商用网络。
★ 海军郑州舰参加东盟成立50周年国际舰队检阅活动
中国海军郑州舰经过7天的航行,于当地时间16日上午抵达泰国芭提雅湾,将代表中国海军参加东盟成立50周年国际舰队检阅活动。据悉,这次检阅活动将于11月17日开始,在未来5天内,郑州舰将代表中国海军,与来自东盟及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海军共同参加海上阅舰式、城市阅兵游行、泰国海军节和礼节性拜会等活动。届时,泰国总理巴育、泰国国防部长、泰国海军司令以及各国海军司令、海军司令代表和官兵将参加相关活动。
★ 空军向全疆域作战的现代化战略性军种迈进
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成立68周年纪念日。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10日在空军举行的纪念活动上表示,走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的空军,正向全疆域作战的现代化战略性军种迈进,成为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重要力量;空军40万官兵时刻不忘初心、坚定维护核心,牢记新时代使命任务,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
★ 第三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官兵载誉归国
中国第三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第一梯队180名官兵,16日乘坐联合国包机抵达河南新郑国际机场,载誉归国。
★ 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检验部队连续出动、快速反应能力
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日前组织战斗机组成多个战斗编队从本场整建制快速出动奔袭千余公里,在多个陌生机场落地充填加挂、升空再战,检验部队连续出动、快速反应能力。
★ 哈飞院完成空军首批按实战化训练培训的飞行学员首轮单飞任务
空军首批按实战化训练新模式培训的12名飞行学员,近日已全部在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某旅顺利完成首轮课目单飞。这意味着该院形成了新模式教学能力,空军飞行人才“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 英媒称“太空国家”发射首颗卫星:仅面包大小
搭载“阿斯加迪亚-1”号卫星的火箭在瓦勒普斯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近日,“太空国家”阿斯加迪亚发射了它的首颗卫星。该卫星仅有一个面包大小,携带了500G的数据,其中包括阿斯加迪亚这个国家的宪法、国家标志,以及它的11.5万名公民的信息。该虚拟“太空国家”项目由俄罗斯科学家伊戈尔·阿舒尔贝利提出。
★ 美国陆军发布未来30年导弹科技发展战略
近日在“航空与导弹技术其它交易协议”(OTA)工业日上发布了面向未来30年的导弹科技战略概要,规划至2050年导弹科技重点发展领域。其重点方向和项目集中体现出美国陆军正在努力扩展多域作战及联合作战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
★ 澳大利亚新启动一项国防研究与创新网络计划
据美国陆军技术网11月9日报道,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派恩(Christopher Pyne)在阿德莱德大学新启动了一项国防研究和创新网络(Defenc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Network,DRIN)计划。这一计划将汇集工业和国防领域的研究人员,旨在为支持国防能力的研究合作做出重大贡献,从而加强国家的军事能力。研究人员将在阿德莱德大学的25个实验室中协作开展研究工作。这些实验室将密切关注与国防利益相关的领域,其中第一批实验室包含自主系统实验室及光子和先进传感研究所。阿德莱德大学还在开展“下一代技术基金(Next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Fund)”计划的某些研究,其在智能系统、可信自主、自主战术网络和无人车辆等相关领域开展了十个先期研究项目。
★ 美国重申支持韩国采购其先进武器装备
11月7~8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总统(Donald J. Trump)访韩期间和韩国总统文在寅(Moon Jae-in)在防卫措施和军贸方面达成重要共识。美方重申将支持韩国采购其最先进的武器系统,包括最先进的侦察系统。主要共识包括:防卫措施,美国承认韩国通过的《2017年修订导弹准则》,取消对韩国弹道导弹的有效载荷的限制,美方强调美韩在末端高空防空导弹系统(the 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missile defense system)上合作的重要性;军贸方面,美国注意到过去三年,韩国从美国采购武器装备总额超过130亿美元。同时,韩方表示未来至2022年将持续增加国防预算,此举将落实过去韩国对美国作出的武器装备采购承诺。
★ 俄罗斯和菲律宾将进行核合作
俄罗斯将通过11月13日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协助菲律宾制定国家发展核能的政策。合作将包括对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建设开展可行性研究。在第12届东亚峰会期间,菲律宾能源部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在马尼拉签署了合作协议。通过合作备忘录,俄罗斯和菲律宾将在几个领域进行合作,包括在菲律宾开展核基础设施研究,支持国家能源政策编制和核能计划实施。双方还将对建成但未运行的巴丹核电站的技术条件进行审计和评估,“包括将其恢复的方案”。俄罗斯还将协助菲律宾开展关于在陆上或近海建造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可行性研究。菲律宾能源部表示,这些研究“不仅限于对技术、商业、财政和法律方面的分析”。对传统核电站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也可能进行。
★ 美国海军完成新型潜艇舷侧声呐阵列测试
据嵌入式军用系统网站11月15日报道,海军水下战中心日前对诺·格公司的先进舷侧共形声呐阵列(AFA)进行了评测。舷侧声呐阵列主要面向下一代需求,其设计支持包括“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在内的各类舷侧阵列。诺·格公司投资300万美元用于开发其AFA产品线,并证明其产品达到或超过了海军严格的性能参数要求。诺·格公司水下系统部副总裁称,该公司不仅为当前的潜艇设计系统,还致力于面向未来概念,以及潜艇部队全寿命周期当中可能遇到的需求和应用开发解决方案。
★ 哈里斯公司为未来GPS- III卫星开发全数字化导航载荷
[据每日GPS网站2017年11月10日报道] 哈里斯公司已经完成全数字化的“任务数据单元”(MDU)开发工作,这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GPS- III”-11及后续所有导航卫星(GPS- III SV 11+)中导航载荷的心脏。由哈里斯公司提供的1—10号“GPS- III”卫星导航载荷,与之前的导航载荷相比,测距误差降低了3倍,抗干扰能力提高了8倍,与其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相兼容,信号完好性更强。
★ 以色列Elbit推出“赫尔墨斯”45无人机
据janes网站11月15日报道,以色列Elbit系统公司推出了“赫尔墨斯”45小型战术级无人机。该无人机借鉴了“赫尔墨斯”无人机系列的技术,能以小型战术无人机平台提供中空长航时(MALE)无人机平台的超过24小时的续航能力。该无人机采用翼身融合和单发动机设计,最大飞行高度为4572米,最大控制距离为25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为63公斤,最大有效载荷为15公斤,并可以同时控制3个有效载荷,包括光电/红外传感器,海事雷达,电子信号情报系统等。该无人机采用短轨道发射器发射,自动着陆系统着陆,可以安装海军舰艇或地面车辆上。
★ 法国空军将升级E-3F预警机的战术卫星数据链
据airforce-technology网站11月15日报道,法航荷航航空维修公司(AFI KLM E&M)与法国国防采购局(DGA)签署了合同,将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升级法国空军的4架E-3F预警机。该公司将为E-3F安装新的战术卫星数据链,允许位于战区的飞机通过现有的卫星与遥远的指挥中心交换战术情况报告。这些指挥中心不在飞机的无线电范围内,但接入了安全网络,通过Inmarsat-4卫星与飞机交换Link-16形式的信息。AFI KLM E&M曾在7月份获得了升级E-3F预警机的航电设备合同。
★ 挪威皇家空军F-35A战斗机首次本土飞行成功
据英国《飞行国际》网站11月14日报道,挪威皇家空军宣布,F-35A战斗机在挪威基地首飞成功。这批3架F-35A战斗机于本月初抵达挪威中部的奥兰德空军基地,11月10日举行了正式交付仪式,其生产编号分别为AM-8、AM-9和AM-10。据悉,挪威计划使用F-35A战斗机替换老旧的F-16战斗机,现已接收10架F-35A战斗机,计划让战斗机在2020-2021年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在2025年投入全面作战使用。
★ 日本E-2D “鹰眼”预警机成功实现首飞
据northropgrumman网站11月15日公告,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2017年11月13日宣布,该公司为日本生产的E-2D “鹰眼”预警机在佛罗里达州Augustine飞行总装测试中心成功实现首飞。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副总裁Jane Bishop表示,E-2D “鹰眼”预警机成功实现首飞,标志着日本空中预警和监视能力得到了重大提升,进一步加强了日本空中安全和情报监视能力。日本为满足国家空中预警的要求,2014年日本防卫省向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订购了E-2D “鹰眼”预警机,日本航空自卫队目前拥有13架E-2C预警机。
★ GE增材制造集团推出首个ATLAS样机
据GE网站11月14日公告,GE增材制造集团在法兰克福formnext展会上公布了“增材技术大面积系统”(ATLAS)的首个测试设备。开发该测试设备耗时9个月,补充了公司的现有产品组合。这种可扩展的米级激光粉床融合样机为3D打印领域带来了可扩展、可定制的创新突破,可针对特定行业应用进行配置和定制,为大型零部件制造商提供可升级的解决方案。这种设备基于GE之前研发的技术,并且结合了Concept Laser的激光3D打印技术,适用于需要大型复杂金属部件的行业,如航空、汽车、航天、石油和天然气等。目前,少数设备正在接受小部分客户的评估,后续还将有更多设备于2018年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