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朝天!亭湖各地干劲足(亭湖新区)
连日来
我区各地
以“全面发力、全域发力、全程发力、
全天发力、全员发力、全新发力”的满格状态
掀起了大干当前的热潮
下面就让小编与你们一起看看
亭湖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吧
环科城近日,环科城招商条线工作人员抓紧对接液晶面板自动化装备制造项目,从紧从快跟踪洽谈推进,力争取得新的突破。“该项目由苏州光斯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拟租用紫光地块现有厂房,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开票销售10亿元。”环科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环科城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紧扣全区当前工作部署会议相关要求,以“六全”精神激发满格状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产业布局,全方位加快项目招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招商队伍。依托现有招商人员,加大精兵强将选拔力度,将会招商、懂服务的人员充实到招商一线,确保打造一支战斗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招商队伍。抬高目标定位。严格按照“没有签约项目不回盐”的要求,围绕电子信息、绿色环保、新型交通三大主导产业,力争再签约一批重大项目。加大推进力度。紧盯液晶面板自动化装备制造、半导体装备制造等在手重点跟踪项目,持续加大沟通对接力度,以钉钉子精神狠抓项目签约落地,力争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达效一批,助推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南洋镇3月15日,南洋镇大型服务业项目盐渎古镇现场,一栋栋徽派古建筑错落有致,工人们正加紧古镇项目的绿化、管网等配套工程的建设,力促该项目早日建成对外开放。“土地项目本月底基本上结束,绿化项目计划6月份完成并对外开放。”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连日来,南洋镇以“全面发力、全域发力、全程发力、全天发力、全员发力、全新发力”的满格状态,强化责任意识,紧扣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快速掀起大干快上、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干事创业热潮,力促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坚持“项目为王”。将项目引建放到全局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力全速推进盐渎古镇希尔顿逸林酒店、新型智能纺纱、电脑配件生产(三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促镇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紧盯时间节点。细化任务、倒排工期,针对电子信息、新型制造业、文旅康养等各类重点项目制定开竣工、投达产路线图,确保重大项目按照既定计划和时间节点建成投产。同时,跟踪服务,主动对接相关部门,为项目落户办理前置环节手续,积极为项目建设营造优质环境。完善机制体制。积极推行重大项目推进全程包保机制和挂钩督导制度,通过目标倒逼行动、责任倒逼落实、节点倒逼进度、督查倒逼服务、考核倒逼质量,切实提高重大项目推进的组织力度,推动项目早落地、早达效。黄尖镇3月14日,记者从黄尖镇获悉,该镇着力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建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3个,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3家,带动农民就业4200人,去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共计50万人,获评“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镇”“中国最美康养小镇”称号。
今年以来,黄尖镇坚持强化项目引建,重抓“农旅一体化”,丰富农旅业态,不断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加快农业园区创建。推进市级农业园区创建,依托江苏鹤翔园农业有限公司,建设5000亩规模的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田园风光、生态采摘、休闲娱乐特色基地,形成“农业+旅游”“生态+经济”互动双赢格局。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银宝集团3万亩智慧农场、牡丹园改造提升、菊花交易中心及深加工、种鸽基地项目。持续推行“小田变大田”改革,新增小田变大田3000亩。大力推广“黄尖菊花”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力争今年建成2000亩特色产业基地3个,新增休闲观光农业企业3-5家。加快创意农业发展。突出农耕体验和休闲园艺观光,将牡丹园、大地乡居、江苏鹤翔园、欣晴草莓园、龙轩家庭农场、龙王塘生态园等农旅企业“串珠成链”,形成以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创意农业、循环农业为特色的休闲观光线路。大洋街道连日来,大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与区相关部门密切对接,就跃进河东黄海路到毓龙路间新修道路打造内部街区事宜,积极进行磋商会办。
着眼于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洋街道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上狠下功夫。
坚持棚改与旧改同频共振。加大棚改力度,重点实施大洋城中村板块、新四军纪念馆周边板块、大洋村通榆河东板块、星星幼儿园地块、原羽绒厂家属区地块、育才路沿线政法干校周边、师范学院女生宿舍周边等地块改造,为发展城市经济争取时间、预留空间。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整治,计划投资约1300万元,对大洋小区等4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总建筑面积约6.6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737户。
坚持楼宇与总部双管齐下。把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作为优化经济构成、增加财税贡献的主要手段,作为街道全年一项核心指标、必保指标,在政策和方式上深入研究,在制度和机制上全面深化,在人力和财力上全力倾斜,年内确保建成1幢年纳税达千万元的注册经济楼。
坚持传统与新型双向发力。在区域经济上突出片区带动,致力形成富有街道特色的多元化城市产业业态。依托大洋城中村改造,打造万泰商业片区。借助新四军纪念馆周边环境整治,打造红色文化产业片区。策应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打造城市休闲旅游片区。在发展巩固传统服务业基础上,充分利用棚改、旧改后的土地资源和平台,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家庭服务业、动漫、中介、咨询等新型业态。
全媒体记者:孙成栋、徐敏、卢凯、陈浩、洪帆
值班总编:卜以勇 值班编委:胥艳
全媒体编辑:洪帆 视觉设计:文景萱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