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签署的电子合同有效吗?(微信上,签署的电子合同有效吗)
微信上,签署的电子合同有效吗?
在疫情情况下,双方当事人不能现场签订合同时,可以使用“腾讯电子签”功能签署合同。近期,微信官方推出了名为“腾讯电子签”的小程序,主要用于管理各种收据、签订租房合同等。通过该小程序签订电子合同,签约过程和结果都会通过区块链技术全程固定保存,最大程度消除了被篡改的可能性,也避免了证据丢失问题,确保了证据的安全。
以案说法微信上借钱给别人,没有纸质借条,只签了“电子借条”,这样的官司能不能赢?近日,蜀山法院民一庭就审结了一起只有“电子借条”的民间借贷案件,在经过一系列的认证审核后,法院确认了电子借条的效力,并支持了原告要求被告还款的诉讼请求。
案情简介(网络配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告张某与被告台某是朋友关系。2020年12月,台某以公司资金不足为由向张某借款5000元,口头承诺一周内还款;2021年1月,台某再次以运营为由向张某借款5000元,并口头承诺一个月内还款。由于是朋友关系,当时双方没有签订借款协议,只有聊天和转账记录。随后半年时间里,台某陆续向张某偿还了7000元欠款,剩余3000元却以各种理由拖延。
2021年7月,在张某的要求下,台某使用“腾讯电子签”的“小借条”功能,向张某开具了一份电子借条,对双方身份信息、借款事由、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和管辖法院均予以明确。
2022年1月,在张某的多次催要下,台某仍然拒不还款。张某无奈诉至蜀山法院,提交了电子借条、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法院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承办法官在审理中,对微信“电子借条”这种新型证据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张某、台某使用“腾讯电子签”开具的电子借条,系经过人脸核实确认身份真实后,再线上签署。同时,签署完成的借条也使用了区块链存证技术确保其不可篡改,整个流程符合《电子签名法》《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的要求,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张某提供的转账凭证、微信聊天记录截图也佐证了双方借款关系,故判令支持了张某要求台某还款的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借贷关系发生在微信等聊天软件上,导致后期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无法提供关键证据,仅有一些微信聊天记录,有时甚至无法证明微信聊天对象的身份,给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和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带来很大障碍。
而《民法典》第469条的规定:“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电子签名法》第3条也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故而,合同形式正规、签署流程严谨的电子合同,符合法定形式,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疫情反复的当下,如果当事人在签订纸质合同、出具书面借条存在障碍的情况下,使用类似“腾讯电子签”平台下的电子借条功能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