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章、电子合同有哪些政策支持?怎么签合法合规?(电子合同签章要求)
今年以来,国务院及全国各地政府办公厅、发改委、人社局、住建局、医保局、市监局、司法厅、法院、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机关部门发布50余项政策,持续推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电子劳动合同等功能深化应用,让企业及群众高频常办事项实现电子签署、网上审批、网上办理,加快数字化转型。
从政策层面来看,目前国家在推进电子签章、电子合同等领域的发展,上面的一系列文件都在不断的推动电子签章、电子合同等的发展。
政企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安全可控、便捷高效的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电子合同等数字办公工具成为刚需,推动着各类合同/文件的签署由线下转移至线上,打通业务数字闭环“最后一公里”。
总结:如何在线上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电子合同作为新兴的合同签署方式,不同于纸质合同需要面对面或邮寄进行签署,电子合同可以在线签,在线管理。那么,我们要如何在线上签合同呢,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可靠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可靠电子签名需要满足“真实身份、真实意愿、签名未改、原文未改”的条件。
其次,根据商务部《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指出,采用第三方电子合同签约平台订立的电子合同才能保证其过程的公平性及结果的有效性,其中也包括了由第三方机构存证。
因此,在线上签合同需要通过第三电子合同签约平台,签约主体先进行实名认证,认证分为企业认证及个人认证,认证的方式包括了人脸识别、法人身份、对公打款、手机号、银行卡等。
认证后由CA认证机构颁发具备唯一性的数字证书,确保签约主体的身份是真实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