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10分钟签好电子劳动合同(电子劳动合同签订指引怎么写)
记者 傅凌波 通讯员 骆乐
新招员工多,合同签订工作量大怎么办?与外地分公司员工签订纸质合同需要快递,还要担心合同是否本人签署怎么办?历年的纸质合同越积越多,保存费时费地怎么办?
日前,市人力社保局上线杭州人社网签合同平台(简称“杭云签”)。在区块链技术的护航下,企业和劳动者只需登陆杭云签网站,便能免费签订合法的电子劳动合同,企业还可以快速查阅、调用和管理人事数据。此举既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实现数字化转型,也能规范用工管理,较好地避免劳动纠纷。
半天的工作量10分钟完成
登录平台,发起签约,系统智能填充合同内容,员工在线签字,单位确认并签署,签约完成。不到10分钟,浙江雷博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桐庐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徐婕就搞定了往常需要半天的工作。“真的是挺方便的!”
徐婕告诉记者,作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公司管理着桐庐100多家企事业单位、2000多人的人事信息,仅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一项工作,每月少则30余单,多则80多单。
“签合同只能约人到公司,或者送到服务企业,半天下来,最多能签2-3单。此外,劳动合同一式三份,还要腾出一个房间、20多个小柜子存放,不仅增加成本,调取和查阅也不方便。”徐婕说。
杭云签上线后,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制作劳动合同模板、发起批量签约、双方签署合同、归档合同。值得一提的是,平台还为企业提供了企业信息管理、员工信息管理、邀请员工入职及审批等日常人事管理服务功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目前,杭云签已能在网页端操作,企业可通过杭云签官网或市人力社保局官网登录。支付宝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也即将上线。
据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电子劳动合同的合法性,杭云签首开先河,链接上了全国司法区块链平台,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多方共识、防篡改、可追溯等技术特性,能够及时发现对电子签名、合同内容的改动。此外,平台还采用两次人脸识别双认证、CA校验等技术手段,确保劳动者合同订立真实、自愿。
办个人事项今后或将无需纸合同
当前,杭州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作为数字化转型的缩影,杭云签不仅改变了我市劳动合同必须以纸质形式签订的历史,也开启了人力资源服务的“互联网+”新模式。
据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际办理中,有不少个人事项需要用到劳动合同。有了杭云签,电子合同可以上传并储存在平台中,各部门在审核相关材料时,能通过信息互通的方式获取数据,最大化发挥电子合同的效用。
目前,平台已在引进人才居住证事项、工伤认定申请等事项中实现电子合同引用功能。
下一步,市人力社保局将积极探索电子劳动合同在个人业务场景中的应用。这意味着,今后,广大市民在办理个人事项时,无需再提供纸质合同,真正实现便企利民的“无纸化办事”。
律师解答
电子劳动合同与书面劳动合同
享有同等法律效力
电子劳动合同是否合法?与纸质合同相比有什么不同?雇佣双方在使用电子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为此,记者咨询了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法律部副主任戚颖昕。
据戚颖昕介绍,电子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数据电文为载体,利用电子通信手段设立、变更、终止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需要注意的是,依法成立并生效的电子劳动合同与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原则上相同。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电子合同时,应严格按照商务部发布的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设计签约流程,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范电子签名行为。”戚颖昕提醒,双方还需关注电子劳动合同订立主体识别问题,包括身份登记、身份验证;关注电子劳动合同订立的过程,包括合同内容确定的经过;关注电子劳动合同的备份、查询、保存等问题。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