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子签约巨头上市市值破60亿 国内电子签约市场每年上涨40%(美国上市电子公司)
封面新闻记者 王婷
此前一直风传的美国电子签约DocuSign上市消息,昨日尘埃落定。
4月27日,DocuSign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大涨37%以39.73美元强势收盘,市值突破60亿美元,创下电子签约市场历史的同时,也成为今年美国第四大科技公司上市最好成绩。
DocuSign的成功,使得人们对电子签约市场关注升温。据了解,国内电子签约市场每年都以40%的速度狂奔,这是一个比美国市场还要大的千亿市场。目前头部玩家梯队已经形成,
国内有也有发展,如上上签、易企签、安心签、诚信签等等。
一直对标并结合中国特点赶超DocuSign的电子签约云平台上上签,凭借最早以SaaS模式切入市场的先发优势和极强的网络效应,结合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上的创新,有希望成为下一个DocuSign+。
电子签约行业马太效应明显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计划进行IPO之初,DocuSign提出的价格是每股24-26美元,后来又增加为每股26-28美元。在正式上市后,股价又一路走高,最高突破40美元,最后股价收盘价39.73美元,市值从最早估计的30亿美元,最后一举突破60亿美元,大大超出预期。
DocuSign被投资人看好,得益于其构建了强大的竞争壁垒。电子签约行业,在互联网行业中马太效应更为明显,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
据了解,DocuSign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37万家大型企业客户和突破1亿的用户,并将产品覆盖到保险、金融、制药、生活消费品、企业销售品等各行各业。DocuSign同很多大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它的客户包括T-Mobile、Salesforce、Morgan Stanley(摩根史丹利)以及Bank of America(美国银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美国企业用户已经习惯了各自使用DocuSign完成电子签约。据财报显示,去年DocuSign销售收入达到5.815亿美元,较同期上升 35.9%。
“若你的客户、上下游合作伙伴都在用A平台签署电子合同,即使你想用B签名平台,也没有办法使用,强大的网络效应会让客户最终全部聚焦到A平台。”上上签创始人CEO万敏表示,与美国市场一样,中国的电子签约市场也已经进入了窗口期,头部玩家已经构建起让后来者难以进入的门槛。据了解,目前上上签已经拥有了超过30万的企业用户。
“DocuSign的崛起可以类比微信,电子签约和社交一样是双方或多方之间的行为。当人们习惯使用微信后,其他平台就很难有生存的空间。因为DocuSign以出色的产品能力和服务能力迅速跑马圈地,积累了大量客户,其他用户会自然而然被拉到DocuSign创建账户,进行签署,这也是我们被投资人和媒体称为中国的DocuSign的原因。” 上上签CEO万敏表示。
能构建生态的平台最具想象空间
电子签约市场的发展,是扎根在成熟的企业信用生态上。DocuSign非常幸运,它诞生在信用生态非常良好的美国市场。上上签联合创始人、CTO陶真是在美国工作过20年的技术高管,他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曾多次使用DocuSign的服务,对电子签约美国同行们的发展历程非常了解。“哪怕DocuSign、Salesforce.com还很小的时候,大家就敢把公司最核心的数据交给它们。因为在美国的商业体系里,无论是法律上还是商业环境都是有保障的。”陶真表示。
而中国的企业诚信体系还处于建设阶段。国内的电子签名法,必须极大化地把签约细节还原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电子签约平台们不仅需要联合公安部、工商局做严格的实名认证、人脸识别、活体比对,还需要对接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司法仲裁等机构提供司法保障服务。而在美国,电子签约甚至不需要实名认证,签约过程也不需要实体验证。
所以在中国市场,能构建企业信用生态,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认证、公证、法律诉讼、仲裁环节打通,这样的头部玩家才最有想象空间。最早以最简洁的SaaS模式切入中国电子签约市场,持续参与制定行业电子合同安全规范的上上签,显然已经有意识的构建这样的生态。
在美国,电子签约已是企业的一项基础设施,美国企业服务市场催生出DocuSign、Salesforce等市值超数十亿美元的巨头。而在中国已经开始涌现出技术、生态比DocuSign出色的电子签约玩家,随着中国电子签约应用的进一步普及,中国电子签约行业领军企业上上签的想象空间可能比DocuSign还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