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电子劳动合同年内实现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湖南高三学霸戴宇菁,生命定格在高考前夕,遗嘱让师生们潸然泪下(电子劳动合同流程图片)
2021年10月15日,济南市电子劳动合同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半年多时间试点运行情况如何?6月29日,济南市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工作现场会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电子劳动合同平台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目标是年内实现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全市注册规模企业数量576家、签署真实有效电子劳动合同10968份……“秒签”“零跑腿”“易管理”“防丢失”等一系列优点,让企业和劳动者感受到电子劳动合同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作为试点区,槐荫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劳动合同电子化应用管理,形成了“线上签约、链上管理、大数据应用”的劳动合同电子化应用管理新模式。截至目前,该区共培训指导企业1500余家,签署电子劳动合同5100余份,占全市电子劳动合同数量的近一半。作为另一个试点区,莱芜区通过在重点企业试用推广、平台园区精准推送、重点行业分类推广等措施,扩大电子劳动合同使用范围。
企业使用电子劳动合同后真实效果如何?作为企业代表,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人力资源部部长王晓林表示,电子劳动合同实现了员工自入职到离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用一站式集成操作代替多系统切换办理模式,打破了传统合同签订流程。电子存储归档全流程电子化,从而实现数据可视化监控,权限管理安全可控,业务数据实时交互,业务办理一键直联,有效避免了劳动争议的发生,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节约了经营成本。“我们企业正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管理,推广电子劳动合同正符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需要,来得太及时了。”
电子劳动合同的降本增效、秒签秒办、数据共享等优点也让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赞不绝口。济南邦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彭卫东表示,自使用济南人社电子劳动合同平台以来,不论是派遣员工还是合作单位,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济南人社的电子合同,咱放心!”
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是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举措。目前,济南人社部门坚持边试点边升级,深入运用大数据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人社服务”新模式,先后20次对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多场景应用,电子劳动合同平台已从最初的单一合同签署平台升级为大数据信息集成平台;对内整合了劳动用工备案,社保、就业、人才、仲裁等数据信息资源,对外链接了省政务服务、市政务云、爱山东、爱济南等政务服务平台,让电子劳动合同平台服务范围更广泛、服务功能更强大。
现场会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壮表示,2022年电子劳动合同推广使用的目标是实现全市企事业单位全覆盖,人社部门将运用数字化手段,持续完善电子劳动合同应用平台,打造完善“线上签约、系统管理、大数据应用”的“互联网+人社服务”数智化工作模式,全面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实现高新技术为实体经济赋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济南日报 记者:王晓菲 通讯员: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