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业务收入此消彼长:理财下降逾四成,电子银行涨99%(2020年建行理财产品最新4.26)
建设银行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589亿元,同比增长6%;拨备计提大幅提高,由2017年末的171.08%提高到208.37%;资本内生性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提升49bp。建行拟每10股派息3元,分红率30%
《财经》记者 龚奕洁/文 袁满/编辑
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589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547亿元,同比增长5.1%。建行今年大幅提高了拨备计提,由2017年末的171.08%提高到208.37%。而资本内生性强,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提升49bp。建行拟每10股派息3元,分红率30%。
建行理财产品业务111.13亿元,收入同比下降44.55%。主要是受到资管新规整改实施和发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建行第四季度的息差相较三季度收窄明显,建行表示这与资产结构调整、加大国债地方债配置有关。建设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收入飙涨99%,折射金融科技战略成效。
3月28日下午,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在香港、北京两地同步召开。一改以往北京主会场举办业绩发布会、并同步连线香港会场的形式,建行今年将高管团队分成两拨,分别在香港和北京举行。
香港会场,新官上任的刘桂平带来其作为建行行长的首秀,此前一日,建行刚公告董事会聘任。协同刘桂平出席的是副行长张立林、廖林,即将卸任董事会秘书的黄志凌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刘方根。
在北京的建设银行总行,建行副行长章更生、黄毅带领首席财务官许一鸣、财务会计部总经理方秋月、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杨军、公司业务部总经理程远国,以及现任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拟任董秘胡昌苗出席会议。
但市场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地方债风险化解、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性、资产质量、息差收窄压力、理财业务整改和理财子公司进展等方面。
刘桂平首秀谈地方债
“我叫刘桂平,上周刚刚加入中国建设银行,今天是我第一次与各位见面,因为还在熟悉建行各方面的情况,所以稍后大家提的问题,主要还是交给我的同事来回答。”在香港业绩发布会会场,刘桂平先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
3月20日下行,中组部相关人士到建行宣布了王祖继退休事宜,并宣布由时任重庆市副市长的刘桂平继任。刘桂平在重庆市分管地方金融监管和金融工作等,此前他在农业银行系统工作了25年,在中投工作了2年。(详见《独家|刘桂平接任建行行长,王祖继退休赴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27日晚,建设银行公告董事会聘任事宜。
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从副市长到国有大行行长,刘桂平亦从债务人代表到债权人代表转换。刘桂平强调,中国的政府债务,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是可控的;第二,作为地方政府的官员的债务人,和银行作为债权人,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得中国经济这一机体能够健康发展,所以着力方向是相向而行的。
建行副行长廖林表示,政府债务率指标跟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低,政府负债率指标跟欧洲及新兴经济体相比还较低,总体来看,目前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据廖林介绍,商业银行化解政府债务有四个发力点比较成功:第一,控制新增的总量;第二,解决存量,商业银行要做严格管理,包括久期调整、严格分类、拨备计提等,并做好重组准备;第三,结构调整,包括期限、重组等的调整;第四,商业银行正在探索评级模型和限额管理模型,以看清当地政府承担的债务是否与其未来收入相匹配。最后一项想要做的工作,是依托商业银行的专业优势,帮助政府提供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
公司业务部总经理程远国表示,建行下发了《关于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通知》,从关注隐性债务的摸排整改,主动采取措施维护债权安全,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的认购工作,强化监督问责四个方面,要求分行配合地方政府妥善地处理隐性债务的整改工作。
建行年报显示,严控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量,监管类平台贷款余额 1,309.26 亿元,较上年减少 398.99 亿元。但建行在地方债券方面的投资大增。建行全年债券投资5.26万亿元,同比增幅11.58%。
普惠金融能赚钱
2018年,建行全面推进住房租赁、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三大战略。
建行住房租赁战略包括四个维度:租赁平台的建设,租赁模式的探索,租赁生态的建设,金融服务的提供。纵观建行年报,其租赁平台已上线房源数及注册用户数均已超过1000万。已引导社会资金 189 亿元投入住房租赁市场,在住房租赁领域注册债券 354 亿元。黄志凌在香港会场介绍时亦透露,透过住房租赁战略,2018年通过住房租赁相关业务引入银行新客户近100万。
建行还打造“建融家园”长租社区,探索存房业务新模式,前期投入必然不小,但建行并未回应《财经》记者有关其在住房租赁业务上的具体投入,以及对业绩影响的问题。
2018年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达6310亿元,增幅50.78%;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 119.19 万户,新增 40%。四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 5.29%,较一季度下降超 1 个百分点。
发展普惠金融是否盈利?建行副行长章更生表示:第一,建行做普惠是赚钱的;第二,风险控制住了,肯定是赚钱的。据建行透露,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业务占到五大行总业务的一半;截至目前,建行小微信贷的不良率在1%以下。建行表示完成小微信贷30%的目标没有问题。
建行将普惠金融控制风险、降低成本归功于金融科技的投入和发展。章更生表示,建行的未来就建立在对科技优势的利用上,建行有巨额的资金可以投入金融科技。
2018年4月,建行旗下全资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有限公司在上海开业,这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是首家成立的。此外还形成北京、上海、成都、厦门等七大科技开发事业群,搭建北京、武汉两地三中心数据部署架构。聚焦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应用,通过赋能社会、政府和同业,搭建金融服务生态圈,在同业率先推出智慧城市政务服务平台,已上线38个省市自治区。
建行电子银行业务收入达185.85亿元,大由增长98.96%。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数破3亿,微信银行关注用户数8900户。
厚提拨备、不良处置回收良好
建行大幅提高了拨备计提,由2017年末的171.08%提高到208.37%,仅2018年第四季度就提高了13.21%。建行拨备前营业利润达到4595亿元,同比增长7.98%。
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杨军在回答《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是实施I9的第一年,建行按照新的会计准则来严格、充分计提减值准备。整个实施过程是平稳的,而且按照严格分类。
“不良比预期多了251亿,但我们的新生成和处置之间的量,基本上是平衡的。”杨军表示,过去三年里面,建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能力是提升的,总量基本稳定,回收状况非常好。
2018 年 12 月 31 日,不良贷款余额 2,008.81 亿元,较上年增加 85.90 亿元;但不良贷款率 1.46%,较上年下降 0.03 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 2.81%,较上年下降 0.02 个百分点。建行对不良的认定一向比较严格,2018年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的经值进一步压降至60%。
但据中泰证券测算,建行2018年不良净生成率为1.26%,相较2017年不良净生成率0.66%涨幅较大。而三四季度单季不良净生成明显高于前两季度。2018年经济下行的情况开始体现在银行报表。
在处置不良方面,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重组贷款和垫款余额58.18亿元,较上年增加18.17亿元,在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中的占比上升0.01个百分点。
建行的不良资产更多通过其债转股子公司建信投资化解。据披露,截至 2018 年末,建信投资累计签署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意向框架协议项目71 个,签约金额 7,233 亿元,落地金额 1,534 亿元, 均处于同业领先地位。于 2018 年末,建信投资总资产为 327.60 亿元,净资产为 122.68 亿元;2018 年净利润 0.62 亿元。
展望未来,副行长廖林指出,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在季度之间的波动是有的,但是按照原有的走势来看,如果不出现重大的经济失速问题,建行是稳中可控,稳中向好的态势。
息差收窄 结构调整
建行2018年全年净息差2.17%相较于2017年末上升2个百分点。但据申万宏源测算,2018年四季度净息差为2.22%,环比第三季度降低了12个bp,存款成本是拖累息差的主因。2018年建行存款付息率1.39%,计息成本付息率1.63%,均高于17年水平。2018年下半年存款成本率比上半年提升12个bp。
财务会计部总经理方秋月表示,建行资产结构在2018年发生变化,国债、地方债投资额度增加,对整体利息收入有一定影响,影响了息差。但是由于国债地方债免税,银行所得税支出减少,对利润影响不大。
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存款利率或将持续上升。此外,在支民支小的国家政策要求下,2019年银行业或将持续面临贷款利率下行、存款利率上升的压力。
建设银行怎样应对这一压力呢?刘方根表示,第一个,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收益率,管控负债成本;第二,提高定价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使负债能够实现量价有效平衡;第三,资产质量保持相对稳定;第四,债券投资坚持价值投资导向和资本回报导向。
建行2018年下半年表现明显的“压对公增零售”的结构调整思路。18年不含票据贴现的对公贷款同比下降0.1%,而在半年报时对公同比增长3.6%;而新增个人贷款占新增总贷款的比重达99.2%。
在传统业务优势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和住房贷款方面,目前仍然保持领先优势。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 34,596.18 亿元,较上年增加 1,021.65 亿元,增幅 3.04%,不良率保持在较低的 0.92%。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75万亿元,增速12.83%,余额继续保持同业第一
理财收入近腰斩 子公司有望上半年开业
2018年全年建行发行净值型产品 192 只,2018 年末余额 2,996.24 亿元,较上年 新增 2,975.09 亿元。对私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对私理财余额 16,843.29 亿元,占比 76.96%。值得关注的是,建行理财产品业务111.13亿元,收入同比下降44.55%,在同业中下降幅度较大。
刘方根表示,资管新规后建行理财业务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在资产端,按照监管的要求,高收益的资产配置受到了限制;负债端,整个市场负债成本上升比较快。
刘方根同时表示,建行采取了很多措施,积极应对资管新规的变化,加快向净值型、标准化转型,提高我们整个理财业务期限错配的配合度。预计今年理财业务能实现恢复性的增长。
据建行年报,2018年标准资产配置大幅提升,标准资产余额 8,138.10 亿元,占总资产的 36.82%,较上年新增20.76%。
建信理财子公司是首家获银保监会批复的理财子公司。建行将之注册在深圳。据章更生透露,建信理财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非常顺利,预计上半年有望开业。
同日的工商银行业绩发布会上,工行副行长谭炯表示,目前工行正在积极筹备理财子公司,并争取可以尽快开业运营,而在理财子公司成立后,总行层面的资产管理部门仍将保留,未来将发挥1+1大于2的功能,发挥集团的联动协同优势,推动资管业务发展。
(编辑:李琳琳)关键字: 四成 建行 收入 业务 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