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电子签约平台 京东百度这样签订劳动合同(京东hr电子签app下载)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开发布《关于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允许北京率先开始推广使用。标志着继1986年10月《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之后,延续30多年的纸质劳动合同将逐步进入电子化新时代,在劳动合同制度建设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京东、百度、万达等大型企业纷纷自建电子劳动合同签约平台,为庞大的合同签订需求降本增效。
二十分钟签约 企业劳动者双赢
滴……“您的人脸识别已完成,欢迎加入京东集团。”张雪瑶今年刚毕业,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京东的校招,拿到了入职通知。今天是她第一天来到位于亦庄的京东总部入职,这个全自动的刷脸“见面礼”就让她惊喜不已,紧接着一条信息从手机里蹦出来,点开链接是电子劳动合同的签订页面。阅读合同内容,填写个人信息,电子签名,涵盖了入职、续签、档案管理等多个人力资源业务场景。张雪瑶从开始办理到结束一共用时不到半个小时。
十几万的员工,覆盖100多个城市,配送站点超过4000个。完成一份双方签署的纸质合同,成本约为25元,虽然单份成本看起来不高,但是在庞大的数量面前,成本和效率将是指数级的递增。若合同签署方增多、存放时间变长,合同签约的成本也将相应提升。由此,京东决定自建电子劳动合同签约平台。
电子劳动合同签约平台推出之后,一线使用者——HR们是最高兴的人,他们不但可以在线编辑与生成待签文件、批量选择签约人并发起签约,还能够依据管理权限加盖电子印章、多维度查询与统计签订情况,省去了很多重复劳动。另一边,待入职员工可以应用手机、PC以及自助一体机等终端接收和签署文件,随时随地调取查看。
区块链保安全 《意见》推动落地
与京东一样,虽然很多企业对电子劳动合同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几年前这个“新事物”却叫好不叫座,难以大面积普及,其中最重要的质疑声就是电子劳动合同到底安不安全,不但企业担心,劳动者心里也没底。直到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和落地,才真正催熟了电子劳动合同这颗“果实”。区块链所兼备的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信息防篡、密码算法等技术有效避免了电子合同签约过程中造假现象的发生。
自建电子劳动合同平台的设计者和参与者,京东数科技术产品部区块链应用产品负责人刘文婧告诉记者,京东的区块链电子合同文件和签字过程的交存过程已经与广州互联网法院“网通法律链”和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的数据相链接,用于同时交存。发生纠纷时,可以提供一键式证明以有效保护权利,同时提高了维权效率,将网络仲裁时间从30天缩短到7天。
作为亲历者,刘文婧很清楚推进这一过程的艰辛,“这次的《实施意见》来得太及时了”她说,《实施意见》不但对企业自建系统、第三方服务资质和网络安全条件提出具体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直接推动了社会各界认可电子劳动合同效力。
同是大型企业的万达集团,从去年底开始搭建空中办事大厅,将员工面签转移到线上进行,目前已经覆盖3万名员工,完成了5000人的劳动合同签署。百度公司在2019年也建立了内部的超级链电子签约平台,并将企业电子签章应用到当年下半年的校园招聘中,今年还计划将电子签约应用到员工入职、续签、转签等更大范围的场景当中。除此之外,目前在人力资源场景下采用电子合同的企业还有携程、搜狗、海底捞、完美、森马、斐乐、银鹭、太平鸟等行业龙头企业。
电子劳动合同风险Q&A
问
电子劳动合同使用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的作用是什么?
签订电子劳动合同,使用的是具有电子签名资质的第三方平台。电子合同的数据存储在第三方平台,双方均认可存储在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数据的证明力。电子合同的签署与存储依靠加密技术加持,能够避免代签与替签的情形出现,有效的解决部分企业对技术安全性问题的顾虑,这正是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的优势之一。
答
问
如果签署人的手机被盗,存在信息泄露风险怎么办?
可靠的电子签名必须是可控的。如果签署的手机丢失,由此出现纠纷,进入到司法环节中,会存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及举证能力的问题。司法实践当中法院裁断会考虑证据链,对于手机失去本人的控制,验证码并非本人输入这一事实的举证责任在丢失人。如果丢失人不能证明,则需要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答
问
如何证明企业和员工约定了电子形式的劳动合同?
人社部回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中,强调了协商一致,包括内容上的协商一致、约定方式或形式的协商一致。应在合同中约定清楚,采取电子的形式签订。
在一些更为规范的劳动合同格式条款中,不仅明确约定了采用电子方式签署合同,还引用了电子签名法相关条款对于一些细节问题予以释明。
答
记者:罗晨
本期编辑:雷语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