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电子行业:存储芯片厂迎急单、台积电下半年营收将反弹(台积电芯片工艺节点)
1、存储芯片厂商迎来急单潮 有公司订单量回升约20%
近期存储芯片下游持续消化库存,大厂减产几乎已“减无可减”,加上三星也传出有意调控产能,恐导致存储价格随时反弹,因而出现逢低价大量补货的买气,相关厂商已迎来急单潮。力成表示,客户开始加大下单力道,今年状况将优于预期;群联也透露,客户提前回补库存,订单量明显回升约两成。
2、重庆集中签约超2000亿元重大招商项目 聚焦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
重庆市6日举行投资重庆·2023年招商引资一季度“开门红”集中签约活动,共签约重大招商项目70个,合同金额2086.7亿元。这次集中签约以工业项目为主,涉及工业项目49个、合同金额1768.5亿元,其中100亿级项目5个,包括东方希望光伏产业基地、佰瑞德新能源材料及循环经济项目、华峰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项目、江西环锂新能源动力电池基地、赣锋锂电动力电池项目。签约项目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包括T3出行智能网联西部总部、万帮新能源西南基地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10个、合同金额317亿元;上汽集团云计算中心、东软数字卫健产品研发总部等“满天星”行动项目11个、合同金额167.4亿元。
3、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或于本月就《芯片法案》达成协议
知情人士周三透露,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或于4月18日就欧盟《芯片法案》达成协议。据新华社,根据欧盟委员会去年2月公布的《芯片法案》,到2030年,欧盟拟动用超过430亿欧元的公共和私有资金,支持芯片生产、试点项目和初创企业,并大力建设大型芯片制造厂。根据法案,到2030年,欧盟计划将芯片产量占全球的份额从目前的10%提高至20%,满足自身和世界市场需求。
4、台积电下半年营收将反弹,6、7nm利用率将回升
台积电从2023年初开始感到高库存和低需求的压力,而代工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消费和数据中心领域的需求将减弱,不过台积电预计下半年营收将反弹,6、7nm利用率将回升。
5、京瓷20年来首次在日本建厂,将生产半导体设备零部件
日本京瓷(KYOCERA)4月5日发布消息称,将在截至2028年度的6年里向正在建设的长崎县谏早市的新工厂投资620亿日元。该新工厂预计2025年度完工,将于2026年投产,生产用于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陶瓷零部件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使用的尖端半导体封装零部件。预计到2028年度产值达250亿日元。这是京瓷约20年来首次在日本国内建厂。京瓷在中长期将投入总计1000亿日元规模。
6、日本政府计划增加对Rapidus财政支持,助力实现2纳米芯片生产目标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表示,对日本芯片企业Rapidus在日量产2纳米芯片寄予厚望,日本政府准备继续并强化对该公司的财政支持,因其需要数万亿日元实现该目标。Rapidus于去年年底正式起航。除日本政府的700亿日元支援外,该公司还获得丰田、索尼等日本国内8家企业的总计73亿日元投资。Rapidus提出的目标是在2025年前在日本制造最先进的2纳米芯片。
7、谷歌自称AI超级计算机比英伟达A100更快、更环保
当地时间周二,Alphabet旗下谷歌披露其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使用的超级计算机的最新细节。谷歌拥有自主定制的TPU芯片,其90%以上的人工智能训练任务都通过这些芯片完成。谷歌在论文中表示,与第四代TPU同期上市的英伟达A100芯片相比,该公司的芯片速度达到A100的1.7倍,能耗效率达到A100的1.9倍。
8、韩国拟在芯片和电池等关键领域投入1220亿美元研发费用
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周四表示,计划到2027年投入160万亿韩元(约合1220亿美元)用于研发,以培养半导体、显示器和下一代电池这三大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能力。根据提交给政府会议的路线图,韩国政府和民间部门共同创建的资金将用于帮助当地公司和研究中心获得尖端技术,并在三个技术领域创造新市场。包括半导体器件、自由形态显示器和氢燃料电池在内的总共100项指定技术将优先获得政府资助。
9、通用汽车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销量超46万辆
通用汽车4月6日公布,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销量超46万辆。雪佛兰品牌销量超3.4万辆,旗下最畅销车型雪佛兰全新科鲁泽销量约2.2万辆;凯迪拉克品牌销量超3.2万辆,其中凯迪拉克CT5销量超1.2万辆;别克品牌销量超10.6万辆;五菱及宝骏品牌销量合计超28.9万辆。
10、印度或首次参与iPhone 15首批供货
苹果公司计划iPhone 15上市时首次从中国和印度两地同时发货。iPhone 15的外壳已经开始由捷普等供应商在印度制造。捷普已经在组装AirPods外壳,并计划制造手写笔Apple Pencil。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仍将只在中国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