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门红”促“全年红”(开门红推动)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钟鹏 秦俊俊)2月23日上午,咸宁高新区举行2021年亿元以上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现场共有8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109亿元。市委书记孟祥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等市领导见证签约。
签约仪式上,咸宁高新区与南玻6000t/d光伏封装材料生产线、东正智慧医药产业基地、海威非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等8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总投资109亿元,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本次集中签约项目中,一方面深耕园区已落户重点企业资源,落实“一转一”“一加一”“一引一”招商思路,立足存量企业和优势资源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做实“一加一”扩大生产。另一方面,积极承接武汉地区产业转移,根据市委“积极推动‘武咸同城’”的工作部署,认真研究武汉、咸宁光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打造武汉功能拓展重要承载区和产业转移新高地。
据了解,本次签约活动,是咸宁高新区上下聚力招商引资部分成果的集中展示。签约的项目品位层次高、发展潜力大、预期效益好,既有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的项目,又有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的新项目,还有产城融合示范运营的好项目。这些项目签约落户,将有力推动咸宁高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质态的提升,为咸宁高新区新一轮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咸宁高新区表示,举行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就是为推动中央、省、市有关工作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形成招商全动员、项目大比拼的强大气场,为奋力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争当转型发展示范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咸宁高新区将竭尽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环境和最优质的服务,使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早见效。
据悉,咸宁国家高新区规划控制面积369平方公里,综合实力在全省12家国家高新区中连续排名第5位,2020年已迈入全国百强高新区行列。核心区已落户工业项目 400 多个,高新技术企业近100家,引进了红牛、奥瑞金、桑德、南玻、立邦、光宝等一批世界 500 强企业、行业100 强企业和上市公司,已形成食品饮料、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五大特色产业。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细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咸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杨良锋,副市长李丽,市政协副主席孙新淼,咸宁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夏福卿,市政府秘书长王勇等参加签约仪式。
咸宁高新区集中签约的8个亿元以上项目详情如下:
(一)南玻6000t/d光伏封装材料生产线
该项目由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主要建设1200t/d光伏封装材料生产线。
(二)东正智慧医药产业基地
该项目由修正集团和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30亿元,用地面积约400亩,主要建设智慧医药产业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五年内产值(营收)不低于30亿元/年,十年内项目实现产值百亿,总税收不低于10亿元。
(三)海威非金属复合材料生产
该项目由海威控股股东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用地面积约300亩,主要进行非金属复合材料生产,产品主要包括船舶螺旋桨、汽车轴承和汽车板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约10亿元,年税收约4500万元。
(四)华冶无线充电线圈生产基地
该项目由苹果公司在中国无线圈配套商东莞市华冶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用地面积约300亩。其中一期计划总投资5亿元,主要建设无线充电线圈生产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约10亿元,年税收约3000万元。
(五)中国电子系统•电子信息咸宁产业园
该项目由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5亿元,主要建设中国电子系统•电子信息咸宁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带动信创及数字经济领域产值超过10亿元,五年累计税收超过1亿元。
(六)和信光通信及磁性器件生产基地
该项目由武汉和信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用地面积约50亩。其中一期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建设通信及磁性器件生产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约2.5亿元,年税收约700万元。
(七)盛势魔方智能传感器研发及生产基地
该项目由武汉盛势魔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智能传感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约3亿元,年税收约1000万元。
(八)鑫电电气设备生产基地
该项目由湖北鑫电电气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主要进行电气设备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约2亿元,年税收约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