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方法论,中国银联推动签约数字化转型(银联现状)
魔幻的2020年即将结束。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下,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更加从容,有条不紊。三季度以来,中国多项经济指标已转正,先前全球疫情伴随而来的市场震荡虽已渐缓,但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仍不容小觑。
好在,随着新冠疫苗的面世和针对新冠疫情政策的积极响应,为整个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世贸组织在展望全球贸易时认为,即使疫情趋缓,2021年的贸易规模仍将远低于疫情前水平。
后疫情时代下,不少企业亟待数字化转型路径。如何帮助企业构建对抗风险的实际能力,金融科技赋能从哪里落地执行,更有生命力的商业循环应当怎样构建?
面对行业之问,中国银联携自主研发的电子签约产品“联合信签”进入赛道,助力企业以数字化重构核心环节。
风口已至:是谁将电子合同推至台前?
办法总比困难多,疫情隔绝了线下会面,无形中倒逼了线上签约、电子合同风口的加速来到。
今年年初以来,各部委出台的相关政策就多达几十项,国务院六次在重要会议、文件中提及“电子签名”、“电子合同”。12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政务服务局、北京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北京市电子印章推广应用行动方案(试行)》的通知,又为电子签约的火热添了一把燃动力。
溯游而上,电子签约却并非一夕爆红,在中央强调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自2015年起,电子合同/签章、电子签名领域便已初露峥嵘,利好信号不断释放,不少互联网企业已嗅到其中的无限潜力。
把握战略机遇,为民众提供更便利的线上签约体验。2019年,中国银联重磅下场,推出“联合信签”电子签约服务。在国家政策和技术实力的双重加持下,平台迅速成长,2020年4月,取得备案支持,在宏观与落地的结合中,完成了一记漂亮的传导。
场景矩阵:不能解决痛点的服务不是好平台
长久以来,沟通成本的大量沉没、归档管理极为复杂、文件内容的真实完整、假冒代签难以杜绝......在产生纠纷的时候还面临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传统合同可以说是暗礁重重。
颠覆过往经验,电子合同的思路并非纸质流程的原样照搬,在区块链技术可追溯、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先天优势上,中国银联凭借自身强大能力,综合运用数字签名、时间戳、“银联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升级及开放服务,探索更多场景。
人力资源加速器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跨地域企业日益增多,一线员工分散、人员变更频繁,一系列招聘、培训、入职、离职、岗位调动、档案管理的重复性工作,占据了人力资源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电子化签署将彻底解开这一庞杂线团,“联合信签”平台提供全周期的解决方案,异地合同均可在线签署,档案归档全程无纸化操作,薪酬等机密敏感信息保证不被泄露,使HR更能关注核心工作。
不仅如此,联合信签平台无形中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严格真实的工作环境,把伪造学历证书、虚列工作经验等方式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保证员工信息的真实完整。杜绝篡改、责任可追溯的技术天然属性,也最大化地保证了劳务纠纷的避免。
采购流程规范化
“算上招投标流程,来回邮寄合同,没有几周肯定下不来”,不少企业采购招标的经验,必须要打出足够的时间差,万一过程中材料价格上涨,又是几回拉锯。后续供应商的管理更是复杂微妙,堪称一门学问。
新采购模式下,你还可以要求更多——联合信签可将一切缩短至几分钟。
在协同工作平台上,可靠认证投标人身份,所有采购业务自动流转,数字档案系统迅速归档所有文件,所有合同修改的痕迹都会保留,减少文本错误成本,并可随时随地查询历史订单合同,保证了在权限控制下的企业级采购公开透明。
银行信贷防火墙
5月9日,中国银保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多处提及电子合同的“数据电文形式签订合同”、电子签名及相关数据安全。政策和技术的双向成熟,使线上化的信贷监管与签约必将是重中之重。
金融科技寻找落地执行的切入口,是技术企业长久谈论的话题。中国银联在这方面,无疑具有着丰富的经验优势。
在电子印章使用的安全管控下,联合信签平台能帮助客户快速进入信贷签约环节,形成全流程的线上办理。在防疫要求下,存证可视频面签,风控能力大幅提升,告别纠纷追责难的纸质时代,支撑业务智能化。
此外,平台延伸各条业务触角,努力扩大覆盖半径,在商户入网、企业营销、住房租赁等多重场景中垂直应用,已同步推广到上海住房租赁协会、深圳住建局等单位试点使用。银联在帮助企业抛弃冗杂环节,拥抱数字资产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尽力减小疫情对百业千行所带来的冲击影响。
风险可控:玩家虽不少选谁很重要
“区块链+合同”的优势虽然显而易见,但总不免有些企业仍在驻足观望,这其中的关键正在于对线上签约平台的后续安全性、合规性拷问。线上签约平台对参赛者的资质门槛要求极高,合同服务要求至少5到10年的保存和追溯这一条,就足以劝退不少用户。
中国银联作为金融机构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业务上受央行和银监监管,对用户数据保存、使用和传输有严格的审计和风控要求,接口严格按照金融级标准设计,24小时抵御攻击与响应支持,提供可信的第三方签约平台。
在公信力、安全性、可靠性方面,有十余年技术积累和沉淀的中国银联,赢得市场青睐自然是题中之义。
2020年已步入尾声,动荡总会过去,市场也在积极的面对未来,变化方是应对变化的答案。在当下,中国银联在区块链、云资源等全领域的提前布局,已为市场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即刻体验全新七大服务模块,前中后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流动融入更多领域的联合信签服务,现已深度帮助1000+企业降本增效,以打破边际的态度,实现着最有价值的链接,终将改变未来洋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