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电子合同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电子签有法律效应吗)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使用电子合同,电子合同逐渐成为签订合同的重要途径之一。电子合同是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合同。与纸质合同相比,电子合同可以在不受时间和地域影响的情况下在线完成整个签署过程,流程更加简化,整个签名过程1-3分钟左右。此外,电子合同还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保障了数据存储的完整性和客观性。
然而,在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的过程中,是有许多法律规范和订立条件的。在签订电子合同时,企业需要注意这些细节。
1.电子合同需通过电子合同签署平台签订。
许多人可能认为电子合同仅仅是一种电子版的合同,通过在线传输,如社交工具,双方盖章签字就行。事实并非如此,在传输过程中,无论是合同内容数据还是签字、印章的使用都是不规范的,容易出现被篡改、伪造印章等风险,信息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需要通过电子合同签署系统签订。根据《电子合同在线签订流程规范》指出,只有通过电子合同签署系统签订的电子合同,才能更有效的保证电子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公平性和结果的有效性。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提供商,可以选择符合法律法规的服务提供商。比如:放心签。
2.必须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签订电子合同。
电子签名不是实体印章的电子版图像,而是通过数字技术,采用不对称加密和报文摘要技术,使得能够显现出同等实体印章的可视效果和法律效力。电子签名可以通过电子合同签订平台获得。
首先企业需要注册登录到电子合同签署平台,然后进行实名认证,提交包括企业营业执照、法人或委托人身份信息,手机号,人脸识别等信息,等待信息审核通过,然后就可以进行电子签名生成制作,提交公司主体名称或扫描上传实体印章,最后生成数字技术加持下的可靠电子签名。
3.电子合同签订过程需要进行意愿认证。
许多人认为有了电子签名后就可以直接签订电子合同,事实上,在电子合同签订过程中,电子合同签订系统会要求再进行意愿认证,以确保电子签名的使用是经过本人的允许或认可的,不仅认可电子签名是本人操作或授权使用,还表明合同的内容,以及签订后内容都不能被篡改。
放心签,全国电子签名行业知名品牌,致力于以电子合同、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为代表的数字应用基础设施助力企事业单位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放心签全生命周期电子合同管理服务支持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包括SaaS平台、开放API、定制化等,可快速接入各类办公系统中,适配不同企事业单位的数字化需求。
目前,放心签已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达到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国际认证标准。深入到政务服务、人力资源、物流货运、智慧旅游、交易平台、互联网医疗、科技金融等多个行业具体应用场景中,为政府、企业及个人提供贴心的电子合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