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行业!微e签参与制定首个区块链机构电子签约业务规范(微信小程序电子签章)
业务规范发布,电子签约行业终于走上正轨。
2021年6月9日上午,经过三次专家评审并经理事会公示,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TBI)正式完成了《可信区块链:基于区块链的机构电子签约业务规范》(以下称之为《区块链签约规范》)的编写并正式发布,同时该标准已提交中国互联网协会并立项成功,TBI后续将继续完善文本内容,并推广该标准在行业中的应用。
编写过程中,TBI组织召开三次线上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参与编写的专家分别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微易签(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
一、电子签约虽火爆,行业乱象仍丛生
自2005年4月1日《电子签名法》开始实施,《电子签名法》为规范电子签名活动,维护电子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子交易安全,促进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为电子认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法规的支持加之社会需求巨大等多重利好条件叠加下,电子签市场蓬勃发展。
据报告显示,电子签约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电子认证证书也保持较快增长,当前市场规模以爆发性速度增长,2018年整体市场达到15.7亿,2019年达到36.1亿规模,增速高达129.9%,乐观估计,2021年电子签约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
数字化时代、全面普及的互联网市场、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天时地利人和,电子签名成为一种商业常态。
根据《电子签名法》对电子合同签署有效性的规定,保障电子签约有效,需同时满足签署身份可信、签署内容未经篡改。常用到的保障电子签约有效性的技术手段包括:
1、数字签名技术:由权威的CA机构认证签署人身份,颁发数字证书授权签署,确保文件全书身份可识别,从而锁定签约主体;
2、信息加密技术:采用国际通用的哈希值技术固化电子文件的原始数据,加密存储传输确保文件存储、传输过程不可篡改;
3、时间戳技术:采用国家授时中心可信时间源精确记录合同签署时间,精确记录签约时间。每一次操作都可精确留痕以备审计。
通过上述几项技术手段,可保障电子签约后的电子合同签署身份快速识别、签署内容不可篡改。
区块链技术在助力电子签名数据存证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可追溯、信息透明以及防篡改等技术特性。
去中心化的信任, 这种机制更适用于流程长、节点多、参与人员众多的应用场景,让整个社会的整体信任成本大幅下降。区块链上客户、平台、公正处、法院等各方都已上链,全流程全业务的数据上链存证,举证前置,实现在线批量诉讼、跨区诉讼等,让用户的维权成本大幅下降,最终让社会更诚信。区块链技术在司法存证方面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补强电子证据的证明力;
第二,时间戳可以解决诉讼中常见的倒签合同及虚假诉讼问题。因为文件形成时间目前在法院属于很难通过司法鉴定进行判断的事实。
在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前,对于电子数据基本只能通过公证手段来达到有效存证、取证的效果,这也是由相关立法所决定的。如果当事人对邮件、聊天记录、微博等电子数据信息仅采用截图打印的方式提交,证据真实性很有可能得不到对方及法院方的认可。
区块链技术出现后对既有的电子数据公证业务构成了冲击,但二者对当事人和法院而言仍有不小的区别:从效率上来看,公证处有工作时间的限制,但区块链技术完全可以做到“7*24”。
二、区块链机构电子签约业务规范发布
为构建可信区块链标准体系,推动行业良性健康发展,微易签团队与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的诸位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了《区块链签约规范》。
文件规定了机构之间的电子签约业务的技术框架、交互流程及安全可信要求。针对当前电子签约行业在安全可信环境、签约轨迹记录、签约存证取证、数据安全共享等多方面存在不足和技术上的挑战,
无法提供给企业之间提供可信、高效、安全的签约服务。影响机构签安全可信签约的因素包括环境安全、可追溯能力、签约记录可信程度以及签约的不可抵赖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