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杨晓:吃姜有什么好处?有哪些禁忌?如何吃姜更健康?(小孩吃姜好处和坏处)
小儿推拿杨晓:吃姜有什么好处?有哪些禁忌?如何吃姜更健康?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小儿推拿杨晓!!
生姜,家家厨房都有。看似普普通通,在中医看来却是养生好物。古代医书有载:“姜味辛,性温,无毒,有温中散寒,温肺化痰之功用。”寒冷的冬天吃点姜,驱寒又暖胃,别提多舒服了~但话又说回来,生姜再好,也得吃对了才养人;要是吃不对,当心不养生反伤身!
一、了解生姜
姜的介绍
生姜,中药名。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
《金匮要略》:半夏、生姜汁均善止呕,合用益佳;并有开胃和中之功。用于胃气不和,呕哕不安。
干姜为阳中之阳。古医书《珍珠囊》中说:干姜作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治寒痼冷,二也;发诸经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中医名方“四逆汤”、“附子理中丸”、“小青龙汤”为妙用干姜。干姜附子配伍,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功效,附子无姜不热。干姜还可配中药温化寒痰治疗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生姜起源于中国,古文献中关于生姜的记录,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出土于战国时期魏襄王墓的《穆天子传》中有多处提及,穆天子所到之处,好对当地人“赐之黄金……贝带……桂姜”等珍贵的礼物。此处“姜”是干姜或生姜,“桂”是肉桂,这两种在历史上颇负盛名的香料都源自于中国。
生姜名字由何而来?《神农本草经》记载:“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生山谷。”
传说神农尝百草,以辨药性,误食毒蘑菇,肚子疼似刀割。试嚼几种药草,都不能止痛,以致痛晕过去,苏醒后发现躺卧之处有一丛青草。神农顺手一拔,把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过了不久,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一阵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神农姓姜,他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它的作用神奇,能让自己起死回生。
古人用生姜保养早有记载。《论语》曾描述过孔子的食姜的习惯:“不撤姜食,不多食。”每次吃饭,他都要吃姜,但是每顿都不多吃。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食姜的嗜好进一步作了阐释,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推崇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
生姜熬的汤还有一个别名叫“还魂汤”。在苏东坡的《杂症》中也曾记载,钱塘净慈寺的住持,八十多岁,颜色如童子,问其故,“自言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云”。民间也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家备小姜,小病不慌”等说法。在我国,食用姜的历史相当悠久,流传着很多名人和姜的故事。
二、吃姜的好处
1、祛湿
姜能加快血液循环,扩张毛孔,利于排汗,有很好的祛湿的作用。对于夏天一直呆在空调房的人来说,要多点吃姜,姜能帮助散发体内热气,使得内外热气保持平衡。
2、增进食欲
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舌头的味觉神经和胃黏膜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起到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3、健脾胃
从五色上讲,姜属于黄色食物。黄色属土,按照中医五行的理论,它是入脾胃的,能够健脾胃,助消化。
4、腹痛止泻
姜的解毒作用很明显,尤其是解鱼蟹毒,它可以帮助脆弱的肠道赶走病菌,防止呕吐腹泻的发生。
5、祛风散寒
很多人在感冒以后都会喝姜水,主要取决于生姜的发汗作用,在发汗的时候生姜可以祛除人体的寒气,尤其对于风寒感冒特别好用。在泡姜水的时候一定要以沸水为主,这样可以最大作用的发挥生姜的药理作用,也可以在姜水中当中适当加一点红糖,只要合理运用,对不起,都能很好的缓解感冒症状,甚至能使病人恢复健康。
6、姜能祛痰利水
大多数肥胖在中医眼中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痰”和水等代谢废物排出不畅所造成。而这些废物之所以排出不畅,多数又是“气虚”、“阳虚”等一系列功能减弱的结果。姜能够激发阳气,促进身体的代谢功能,从而去掉多余的“痰”和水。
7、防暑、降温、提神
在炎热的气温下吃一些生姜能起到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对于有一般暑热表现,如头昏、心悸、胸闷、恶心等情况的病人,适当喝点姜汤是大有裨益的。中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脑。
8、杀菌解毒,消肿止痛
科学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对沙门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热的气温下,食品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而且生长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适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来头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另外,可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
9、防晕车,止恶心呕吐
吃生姜具有防止恶心、止呕吐的作用,如果有由于某些运动而引起的“运动适应不良症”,吃点生姜就可以使其骊到缓解。有研究证明,生姜干粉对因运动引起的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有效率达90%,且药效可持续4小时以上。民间用吃生姜防晕车、晕船,或贴内关穴,有明显的效果,因此而有“呕家圣药”之誉。
10、抗衰老
生姜的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E更强,这种作用的机理是能防止脂肪食物的变质。同时,生姜的辛辣成分被人体吸收后,可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从而达到抗衰老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生姜中含有过氧化物歧化酶.它是一种抗衰老的物质。
11、通经活血
“姜”字上部为“美”,下部为女。古人认为,此物造美女,称之为“姜”。女性宫寒的问题会让月经量逐渐变少,周期紊乱,淋漓;生姜可以滋身暖身、温补子宫、暖宫驱寒、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痛经、月经不调等。
三、吃姜到底要不要去皮
其实,姜皮绝非可有可无之物。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去皮吃还是带皮吃,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的。
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止呕解毒的功效;而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因此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的说法。
理解了这个原理,你自然就知道什么时候去皮吃,什么时候应该带皮吃了。
(一)生姜去皮的情况
1、脾胃虚寒者,生姜最好去皮;2、正在食用苦瓜、芹菜、螃蟹等寒凉食品,最好去皮吃生姜,可以平衡蟹的寒性;3、患风寒感冒时,喝生姜红糖水可以缓解,此时的生姜最好去皮;4、用生姜防治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不适时,姜皮应去掉。
(二)生姜不去皮的情况
1、一般做菜用姜,都要是带皮吃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而且可以防止上火;2、水肿时,吃生姜不去皮,因为姜皮有利水作用;3、如果有便秘、口臭等,最好单独用生姜皮。
四、人人都适合吃姜?分清体质很重要!
在中医看来,姜是偏于温热的,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等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别。所以,生姜并非人人都适合吃。体寒之人,就适合常吃生姜;阴虚火旺的人,最好少吃生姜,否则可能引发鼻子出血、牙龈肿痛、痔疮出血之类的症状。很多人常说“晚吃姜赛砒霜”,这其实也是因人而异的。
寒热偏差不大的人,晚上最好不要吃太多姜,虽然不至于“赛砒霜”,但也是弊大于利;
寒气大、手脚冰冷的人,晚上可以喝碗姜汤,有助睡眠;
至于热盛的人,无论白天、晚上,都不宜多吃姜。
五、哪些人适合吃姜?哪些人不适合吃姜?
(一)适合吃姜的人群
1、体质偏寒者
体质偏寒者通常会有怕冷、手足发凉、吃冷食后易腹泻等症状,这些人很适合多吃姜,因为姜性温,可以用来温中驱寒。
2、胃寒者
如有喜食热饮、干呕清水等症状的人食用生姜比较合适。
3、食欲不振者
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当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可以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嫩姜,都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
(二)这些人吃姜要小心!
1、阴虚体质的人不能吃姜
阴虚就是燥热体质,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燥、心烦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2、内热较重的人不能吃姜
如患有肺热燥咳,胃热呕吐、口臭、痔疮出血、痛疮溃烂等疾病的人不宜食用生姜。如果是热性病症,食用生姜时一定要配合寒凉药物中和生姜的热性。
3、便秘人群
生姜肉性辛温,有热性。便秘多属于肠热,大量吃姜会加重便秘症状。
因此便秘人群吃姜一定要谨慎。如果你这几天排便不畅,饮食注意凉性、热性要调配,吃生姜时你就要搭配凉性食物来中和一下。
4、口臭的人
中医认为口臭是由胃热所致,生姜性温,胃热的人吃会加重原有的症状,甚至引起牙痛、头痛、痔疮出血等症状。
5、咳痰较黄的人
痰黄的人是因为肺热肺燥,食用姜易加重症状。
6、患有肝炎的人
医生一般都会告诉肝炎病人生姜是不能吃的。因为如果你长时间吃生姜,就可能造成肝火旺盛,不利于病情恢复。如果不慎因吃生姜而引发肝火旺盛,你可以吃一些比如山楂、菊花茶这样舒肝、理气的食品来缓解不适感。
六、吃生姜的常见问题和误区
1、生姜能生发?
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当生姜外用头皮的时候,能够使头皮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而血液则是头发生长的关键之一。因此,这种充血刺激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头发的生长,特别是精神性脱发和肾虚性脱发的人。
对于网上说可以利用生姜可以生发的言论,只是谈及其一,却未知其二。生姜气味刺激辛辣,长期在皮肤上摩擦势必会造成皮肤发红过敏,所以敏感性肌肤最好不要轻易尝试。脆弱的新发可能还会因为生姜的反复外力摩擦而折断掉落,严重的会破坏细胞而死亡。而且研究表明,生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6- 姜酚能够引起毛囊真皮乳头细胞的凋亡,反而会抑制毛发生长,脱发抹生姜,可令你“秃上加秃”!所以出现脱发问题最好是及时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2、腐烂的生姜也能吃
民间有"烂姜不烂味"的说法。生姜烂了别不舍得扔!“烂”就意味着长了细菌或者霉菌。腐烂的姜会产生黄樟素,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进而诱发肝细胞癌变,因此生姜一旦腐烂千万不要食用。所以,发霉腐烂的姜最好还是别吃了。
3、喝酒可以配生姜
值得注意的是,喝酒时不少人喜欢搭配点生姜,认为这样有益健康,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酒都是热性的,与姜同食是非常容易上火的。长期喝酒配生姜,会在体内堆积大量热量,不仅对眼睛不利,还更易造成便秘、诱发痔疮。
4、吃姜并非多多益善
人们容易出现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等热症。生姜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不宜多吃。
5、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体质阴虚的表现有身体干瘦、体内水液不足。另外,还有内热,自我感觉热从体内而发,心烦,或觉得手心脚心发热,尤其是在夏天多见。因此,阴虚在季节的表现是耐冬不耐夏,即冬天好过而夏天难受。
正常情况下,不适合吃姜的人喝了过量的姜汤后,会出现咽喉肿痛、口干口苦、声音沙哑、便秘、口臭等内热的健康状况。出现这些情况,说明本身不适合吃姜。
另外患有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以及夏季好发的疖疮、痱子等病人,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6、什么时间不适宜吃姜?
生姜早晨中午吃最好;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时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品在这时可以帮助阳气生发。而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就要收敛阳气,这时如果摄入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就会影响睡眠、影响新陈代谢,反而对人体不好。因此我们提倡白天吃姜,晚上不吃。
7、感冒了喝姜丝可乐好不好?
“感冒了?煮点姜丝可乐喝吧!”这可不是个好主意!可乐是高糖饮料,喝多了容易导致龋齿、肥胖和高血糖等问题,甚至会引发骨质疏松,它里边并没有可缓解感冒的营养物质。
很多人感觉姜丝可乐对缓解感冒起作用,这是姜的功劳,和可乐没有太大关系。与其喝姜丝可乐,还不如把姜去皮后,直接用水煮姜代茶饮。
不过也要注意,姜茶对风寒感冒是有一些缓解作用,比如夏季淋雨受寒或感冒初起时喝点姜茶,对伤风感冒、湿寒腹泻都有缓解作用,但若是风热感冒,喝姜茶不仅不能缓解不适,也许还会加重,所以不能乱喝姜茶。
暑热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宜用生姜。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宜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的畏寒、发热,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更不能用来治疗中暑。
8、小朋友多不宜喝姜汤
正常发育的青少年不建议吃太多姜汤。因为年轻人的阳气比较旺盛,特别是小朋友,属于纯阳之体,一般不需要姜疗。偶尔调摄不当,感冒或体寒可适当吃点姜,但不建议作为长期的养生方法,常喝姜汤害大于益。
七、如何巧用生姜?
1、姜茶
姜茶是用茶叶少许,生姜几片去皮水煎,饭后饮服。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流感、伤寒、咳嗽等有奇效。
2、生姜葱白汤受凉时喝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
一碗“生姜葱白汤”就特别适用于外感风寒,肩周腰背遭受空调凉风侵袭,腹部受凉导致腹痛、腹泻的人。
具体方法
生姜30克切细,葱白10克,加红糖,以开水冲泡,或煮至沸腾,趁热饮后,盖被卧床。
3、姜水泡脚缓解阳气不足
阳气不足的人一般手脚冰凉,容易怕冷。适宜适量食用生姜或用生姜泡脚。
具体方法
生姜切片,大火煮开后,加水泡脚。一定要泡过小腿部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或者用1~2两生姜,煮20~30分钟成生姜水饮用,如果嫌口感不好,可适当加点糖。
建议
除此之外,还应该保证良好的睡眠,忌熬夜;不要怕热、怕阳光,适当晒晒太阳,少吹凉风;保持心情愉悦,不要常发怒。
4、热敷姜片缓解关节痛
冬季阴雨天气多,一些中老年朋友的关节对潮湿天气异常敏感,频频导致腰背、关节痛。
肾主骨生髓,腰椎及骨关节疾病和肾精损耗、化生不足有关。使用生姜,咸味入肾,热助阳气,辛散气结,所以对这类寒瘀凝滞的疼痛有效。
具体方法
将生姜切成1厘米厚的姜片,放在浓盐水中煮熟,然后用热的生姜片外敷腰部和膝关节。
建议
除此之外,常见的肩周炎,常与受风寒湿有关,同样也可用此法。
5、生姜橘皮水治呕吐
寒凉侵胃,出现呕吐等症状。此时不妨喝碗“生姜橘皮水”。
生姜有散寒发汗、温胃止吐、杀菌镇痛、抗炎之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
橘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有理气化痰、健胃除湿、止吐、降压等功效。
具体方法
生姜、橘子皮各12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有止痛止呕之效。
6、烹饪鱼类多放姜
缓寒性,解腥味。鱼腥气大、性寒,食之不当会引起呕吐。生姜既可缓和鱼的寒性,又可解腥味。做鱼类的菜肴时可适当多放姜,帮助消化。
7、凉性菜肴拌姜丝
防腹泻,促消化。姜性温散寒邪,食用凉性菜肴,佐姜丝同食,还可以防止腹泻、杀菌消毒,也能促进消化。
小儿推拿杨晓:吃姜有什么好处?有哪些禁忌?如何吃姜更健康?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小儿推拿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