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因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屡犯“众怒”未来路在何方?(知网查重一次需要多长时间)

admin2年前签约新闻104

5月13日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近期来,知网不断陷入舆论风波里。不久前,著名作家、编剧陈渐在微博发表长文,控诉中国知网未经本人许可,私自收录其小说百万余字。

知网母公司同方股份在“上证e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已经关注到知网的舆情,知网也在进行反思,并研究进行经营模式优化改善,积极进行整改。知网会将相关整改措施择机向社会公开,并做出回应。”

当被投资者问及,公司是否有意将知网服务公益化以满足大量学子的需求。同方股份回复表示,未来在推动科技创新、做好学术传播、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前,知网曾因被赵德馨、周秀鸾教授等起诉,被中科院因千万续订费停用而引发舆论风波,并牵扯出一波“讨伐”热潮。

惹“众怒”之后,知网未来的路在哪?

知网钻知识法权空子?

陈渐发文称,从2008年起,他在杂志《飞•奇幻世界》上连载小说《帝世纪》,共15期,约有百万字,直到近期知网频频深陷舆论风波后才偶然得知,自己的小说未经授权,从2009年起就收录进了知网的版权库,供人浏览下载。

财经网科技在知网检索时发现,陈渐所提到的作品《五陵·帝世纪》在知网共有17条搜索结果,包含了小说一到十四章,外加上部终结尾,每条在知网的平均下载量为100左右。

陈渐称,很多作者认为,自己的文章发表在杂志上,第三方如果和杂志签有合作协议,把文章拿走付费下载,合理合法,挑不出毛病。但是这是个误区,根据著作权法,作者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授权的只是在纸质杂志上一次性发表的权利。如果杂志要授权第三方使用,或者做成电子杂志挂在平台上永久公开浏览、下载,都必须得到作者的另行授权。

他认为,知网就是利用了这个认知误区和灰色地带,和杂志签约,把作者的文章免费拿过来填充自己的版权库。

他要求知网在微博上赔礼道歉,并根据《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中法律有关规定赔偿侵权费用。陈渐表示,他已到公证处保留了侵权证据,聘请了律师,一个月之内没有得到解决,将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与知网见面。

在陈渐公开控诉之后,有不少同行作家、编剧等也前去知网检索,不少人发现自己的作品未经授权被收录于知网。

对此,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付建律师对媒体表示,知网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收录他人文学作品供付费下载,又未向作者支付相应报酬,此举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尽管知网与杂志社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发表在该杂志上的作品版权并未随之转移,如果作者在与杂志社签订的许可使用合同中未明确许可、转让权利的,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

知网屡屡犯“众怒”

近段时间以来,围绕着“知网侵权”的舆论风波一波接着一波。据天眼查数据,知网运营方《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目前涉及多达1000多个法律诉讼,因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纠纷而被起诉达551条;因著作侵权、侵权纠纷而被起诉达217条。

另外,中国裁判文书网目前已公开六百余起与之相关的民事判决书,其中就包括了与学者周秀鸾、北京超星信息技术等的著作权纠纷。

2020年8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发现自己的100多篇文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录至中国知网,读者需要付费下载,但自己却从未收到过稿费,遂将知网告上法庭,胜诉后累计获赔70余万元。

在中国庭审公开网此前的一场直播庭审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坦言,如果都按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德馨教授200元/千字的标准赔偿的话,知网在库作品大概要赔偿1200亿元。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赵德馨状告知网后,其妻子周秀鸾也选择了维权,法院判决知网单篇文章赔偿周秀鸾2100元到2400元不等。知网以赔“偿金额过高”“不构成侵权”等为由提起上诉。最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驳回了知网的请求,维持一审原判。据统计,二审判决知网累计须赔偿周秀鸾93580元。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还有陈应松、窦应泰、王必胜、蔡建文、唐效英等作家也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对知网提起了诉讼。

付建律师认为,对于作品刊登以后,除了作者声明不得转载的,知网收录以后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否则著作权人可以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要求知网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知网的侵权行为损害到公共利益了,主管著作权的部门可以自责令停止侵权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根据情节并处罚款;如果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知网未来在哪?

据公开资料显示,知网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和发行渠道,主要市场包括高校、公共图书馆、科研机构、医院、政府、军队、基础教育等50多类科研和学习型行业,共有2万多家机构用户,2千多万个人注册用户,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高校市场的占有率为100%,其他主要市场的占用率为60%以上。

今年4月,一则热帖传言「中国科学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停用知网 CNKI 数据库」引发了网友对知网运营模式的热烈讨论。

中科院表示,停用消息属实,并将用万方、维普替代知网。

除了中科院之外,从 2012 年至 2021 年的 10 年间,多家高校发布公告表示暂停使用知网,原因均为知网涨幅过高。例如,2016 年,武汉理工大学发布声明,称 “ 2000 年以来,CNKI 公司(即中国知网所属公司)对我校的报价,每年价格涨幅都超过 10%。”

据中国政府采购网统计,2021年知网采购费用排名第一的高校为北京师范大学,采购费高达198.4万元,第二名清华大学采购费为188万元,仅排名前十五的高校合计就需花费近2200万元。

除了各大高校表示知网收费高,财经网科技发现,一些高校学子为了保险起见,会自己购买知网论文查重的机会,买一次价格几百元不等,为此知网也遭受了颇多吐槽。

“知网已经成了阻碍我国知识共享进程的障碍。知网利用垄断地位进行运营的模式,不但不尊重作者,也不尊重用户,严重损害了知识工作者的权益。”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指出。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财经网科技指出,知网深陷舆论风波,背后的原因确实是与其一家独大、竞争不足的业务态势有关。“数据库平台行业需要明确是事业还是企业性质,再确定符合其性质发展的方向。”

中国文旅创新创业智库丛书总编张德欣表示,知网的行为涉及到学术垄断、学术霸权,它通过自身的垄断地位,并巧立名目收取费用。“知网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关键要做好服务,这种机构商业化太严重对于学术界来说不是好事。”

同方股份最新的年报显示,子公司同方知网2021年营收为12.8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4亿元,同比均有所提升。不过毛利率为53.35%,较2020年下降了0.58%。

相关文章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约定的“背靠背条款”的性质和效力问题

  “背靠背条款”,一般是指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付款方的付款时间、金额、方式等以第三方给付付款方为条件。“背靠背条款”在各类合同中均可能出现,但建设工程合同中最为典型和突出。建设工程合同中“背...

河南铁建投集团与豫信电科签约,以数字化赋能河南铁路发展54亿到账且暴瘦50斤的贾玲,再次让世界刮目相看!(河南铁投集团是事业编吗)

河南铁建投集团与豫信电科签约,以数字化赋能河南铁路发展54亿到账且暴瘦50斤的贾玲,再次让世界刮目相看!(河南铁投集团是事业编吗)

【大河财立方消息】据河南铁建投集团,4月26日,河南铁建投集团与豫信电子科技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河南铁建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悦国勇,豫信电子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亚东出席签约仪式。...

放心签 | 电子合同怎么签订(二)电子合同签署系统操作

电子合同怎么签订(二)电子合同签署系统操作 使用电子合同签署系统签订电子合同,主要流程如下: 1、注册并进行实名认证 2、制作电子印章 3、创建合同类型,预先...

电子签章怎么申请_企业公司如何申请电子签章?(公司的电子签章如何取得)

电子签章怎么申请_企业公司如何申请电子签章?(公司的电子签章如何取得)

随着疫情的反反复复,各行各业电子化、线上化需求程度日益增多。相关部门为促进市场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提升审批效能,让更多事项网上办。鼓励政企使用电子签章前面、签署电子合同等方式来简化流程。...

电子税务局怎样签订社保扣款,有什么操作流程(电子税务局社保缴费截止日期)

电子税务局怎样签订社保扣款,有什么操作流程(电子税务局社保缴费截止日期)

自2020年11月1日,全国多地社保正式由税务局代征后,企业需要在电子税务局上签订社保扣款协议,但怎样实现电子税务局和社保的扣款操作呢?51账房的小五整理了一份在电子税务局签订社保扣款的操作...

租赁行业使用电子合同签约有哪些好处(电子租赁合同有效吗合法吗)

租赁行业使用电子合同签约有哪些好处(电子租赁合同有效吗合法吗)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找工作,租房子的问题,像一般个人房东出租的可能就签订纸质合同,但诸如一些房屋中介或者线上的租赁平台,需要先与房东签订合约,再与租客进行签订合同,纸质签约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