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智造企业签约江门高新产业新城,总投资120亿元(江门高新产业园有哪些)
“江门高新区产业基础扎实,重点打造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符合我们的产业定位,而且也解决了矗鑫电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后顾之忧。”11月28日,深圳市矗鑫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景春在江门市高新区(江海区)举办的招商引资突破年落实大会暨重大工业项目集中签约、集中动工活动上表示。
在活动中,18家先进制造业企业分批签约,总投资近135亿元;11家重大工业项目破土动工,总投资近60亿元。作为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核心区,江门高新产业新城吸引15家企业签约落户,总投资约120亿元;其中包括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乏电机整流子、电子雾化器、仪器仪表等隐形冠军企业。另据统计,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今年已成功签约40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超过240亿元,加上动工项目合计达到300亿元。
三大产业招商引资成果喜人
今年年初,在考察了江门市高新区(江海区)的营商环境之后,深圳市矗鑫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决定在江门高新产业新城建设电子设备智能制造项目,打造成为国内非标智能自动化装备龙头企业。
这是江门高新产业新城近年来大规模招商引资的一个切片。2016年10月,江门高新区(江海区)与华夏幸福签约联手打造江门高新产业新城,重点布局智能硬件、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三大产业集群,打造千亿产值的产业体系。
两年多来,江门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格局雏形正在逐步形成。在本次重大工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18家企业签约,其中15家将落户在江门高新产业新城,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精密零部件、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江门高新产业新城具有前瞻意识的产业规划与产业配套基础,正是我们公司选择了江门作为落脚点的重要原因。”现场签约的新型显示核心组件项目负责人现场表示。据了解,凡是进驻江门高新产业新城的企业,均有机会享受到江门高新产业新城提供一站式的招商管理服务和产业链合作服务。
力争三年内实现产城人高度融合
提供证照、研发、金融、人才等全流程服务的产业招商服务中心,蓝绿交织的龙溪湖公园,富有侨乡气息的文体中心……根据规划,江门高新产业新城以“半城都市半城绿”为城市形象,形成“一心、两轴、四区”发展格局,以魅力都会为核心,以城市发展轴和产业走廊共同构建新城发展主线,布局高端制造区、特色院校区、康养乐活区和站前综合区,并因地制宜设置产业新城服务中心、文体中心等文化建筑群。
“现在龙溪湖公园、新的市政道路建设标准都很高,居住配套设施也相当不错。往后,我们的员工也能在这里安居乐业了。”实地考察了一番江门高新产业新城后,许泽林对日后的产城融合发展充满期待。
产城融合已在江门高新区形成了共识。江门高新区提出,力争三年内打造产城人高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城市中心。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城市交通和周边交通配套、高素质的人才、充沛的能源供给,以及人员落户高新区所需要的生活配套等。” 刘景春表示,产城人融合发展将助力企业落地更加顺利。
当前,在引进人才方面,江门高新区已经建有人才大厦、“博士后创客空间”“博士后双创园”等人才集聚地,凝聚国内外人才创新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专家:
政企合作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2017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试行)结果,借助龙头产业导入、基础设施打造、产业服务深化等举措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江门高新区,其综合排名从全国147个园区的77名跃升至64名。
在这份成绩的背后,折射出江门市高新区(江海区)近年来聚焦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不懈努力。
其中,江门高新产业新城便是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打造“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产业特色鲜明、科技产业新城融合发展”创新型城市核心区的缩影。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章喜表示,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像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和华夏幸福这样合作打造江门高新产业新城的模式,为未来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方向,“运用这种政企合作模式,在由政府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引入社会资本参加区域发展,能够为产业发展与项目建设提供更多资金、管理、技术等渠道,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同时,社会资本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其技术与管理创新更为高效。”
【采写】黄烨倩
【作者】 黄烨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