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是什么,有哪些法律保障?
作为新兴的合同签署方式之一,电子合同是什么,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简单来说,电子合同是以电子形式订立的合同,它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繁荣应运而生。相比较于纸质合同签署方式,电子合同更加的高效便捷,大大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在安全保障上,电子合同也因电子签名技术、第三方存证等避免了篡改、伪造等风险。
法律上也对电子合同作了明确规定和保障,《合同法》中规定书面合同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即电子合同,因此电子合同的签署形式是得到法律的认可的。《电子签名法》中指出,可靠电子签名才具有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而可靠电子签名的条件需满足签名人身份真实、签名未改、真实意愿表达,原文未改。
综上所述,通过可靠电子签名签署的电子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受到法律的保障。
那么,如何获取可靠的电子签名,签署有效的电子合同呢?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电子合同在线流程规范》指出,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电子合同服务商)订立系统才能保证其过程的公平性以及结果的有效性。也就是说,第三方电子合同订立平台可以制作生成可靠的电子签名。
如签盾电子合同签约平台,电子合同是什么,怎么签?签署电子合同的用户通过平台注册之后再进行实名认证,签盾电子合同提供了企业营业执照、法人或委托人的身份证明以及人脸识别等方式,对用户的身份进行审查比对,确保签署主体的身份都是真实有效的。实名认证之后就可以生成专属的电子签名。
然后发起合同签署,设置好签署的时间、签署的顺序、签署人联系方式等,先签署的一方进行意愿认证确保对合同内容的知晓并同意签署,之后就可以进行签字盖章了,完了再发送给另一方进行签署。
另一方通过短信收到签约信息,同样操作后进行签字盖章,最后一份电子合同就算签署完成了。
签署完成的电子合同存储在平台同时也同步到第三方的存证机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也包括了电子证据,但是需要通过电子合同订立平台以及第三方存证机构保存的电子证据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