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文书“纸质版变电子版”,港企投资内地更便捷(公证处文书如何填写才具有法律效应)
4月3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本月起大湾区商事登记中国委托公证(香港)信息化平台正式试运营。该平台上线后,港资企业的商事登记公证文书率先实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跨境信息化流转,“纸质版变成电子版”,简化版公证文书将助推港资企业进入内地、投资湾区更加便捷。
广东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行动方案》提出的“加强与港澳有关法律服务机构合作,探索简化港澳资企业商事登记公证文书,推动建立公证文书信息数据库,推进粤港澳投资跨境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和跨境公证文书等信息共享”已经落地落实。
目前,广东已有超过2.22万家港资企业使用“纸质”简化版公证文书办理相关登记业务,涉港商事登记类公证文书“用证量”约占全国的一半。截至2022年底,广东全省登记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8.94万户,其中港资企业7.28万户,占比接近4成。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登记注册服务一体化水平提升,尤其是港资企业简化版商事登记公证文书逐步试点推进,广东已有广州、深圳、佛山、江门、东莞、肇庆等6市先行落地,在全国探索跨境公证文书跨境信息化流转示范先行,减轻企业负担和时间成本。
2020年《外商投资法》实施以来,广东外企增长率分别达到5.8%和2.09%,实有户数保持稳步增长。随着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等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措施出台,广东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广东在全国率先推动“银政通”、“注册易”、“一地两注”等服务,实现服务前移、跨境办理,持续深化规则与机制对接。
(原标题《公证文书“纸质版变成电子版”助推港资企业进入内地、投资湾区更便利》)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