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电动平衡车等5类产品消费提示; 中消协:农村消费环境综合满意度75.35分 | 投资者早报(电动平衡车批发厂家直销)
今日导读
· 《可信虚拟人生成内容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标准制定工作启动;
· 教育部:构建四级联动督导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双减”落实落细;
· 《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 闪送推出“品质专送”差异化服务;
· 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业务稳定增长,2022年营收同增38%;
宏观·趋势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电动平衡车等5类产品消费提示
据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电动平衡车等5类产品消费提示。5类产品包括:选购或使用不当产生安全隐患的电动平衡车,关系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婴童游泳圈、磁力珠,关爱老年人健康的电动足浴盆,以及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新兴产品轨道插座等。通过介绍产品选购和使用常识,帮助广大消费者科学购买和使用相关产品,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36氪)
《可信虚拟人生成内容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标准制定工作启动
据中国信通院,依托虚拟现实与元宇宙产业联盟(XRMA),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商汤科技主编 ,OPPO、百度、北方工业大学、二六三、VIVO、虚拟动点、优链时代、Soul APP等作为首批参与单位,共同发起《可信虚拟人生成内容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标准制定工作,并已通过XRMA联盟内立项评审。
教育部:构建四级联动督导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双减”落实落细
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继续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的通知》,系统部署战线做好2023年度“双减”督导工作。《通知》强调,各地要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双减”督导工作机制,在履行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能中,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作用,实现以督促减、以督增效。
国家药监局:柴黄口服液和阿胶胶囊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
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的规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定,柴黄口服液和阿胶胶囊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请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2023年9月7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就修订说明书事项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将说明书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36氪)
又有4条科创板指数将发布,涉及新能源、长三角、大湾区、工业机械
3月13日,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 将于2023年4月3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等4条指数。这4条指数分别为“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上证科创板工业机械指数”、“上证科创板长三角指数”及“上证科创板粤港澳大湾区指数”。3月13日,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 将于2023年4月3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等4条指数。(央视网)
《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证券时报网讯,成都日报消息,日前,从市政府官网获悉,为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按照《意见》,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产量达到25万辆;力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80万辆,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达到80%;建成各类充换电站3000座、充电桩16万个。
杭州:加大对商业外摆的支持力度
近日,杭州市城管局推出新举措,进一步放宽外摆条件,在52个智慧商圈、商业特色街、夜间经济聚集示范区,以及若干个区级商圈等区域,加大对商业外摆、户外文化商业活动(户外促销)等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促进商圈经济繁荣、环境有序。无证商贩、地摊等仍然按照原有规定落实管控。(证券时报)
公司·事件
应脉医疗与明辰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近期,应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明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基于医用超声、医学影像、先进材料及智能图像处理技术的心血管一体化诊疗系统。(36氪)
鸿合科技旗下爱课堂签约四川师范大学智慧教学项目
日前,鸿合科技旗下高职教品牌鸿合爱课堂,正式完成了四川师范大学智慧教学平台项目的签约,双方将围绕“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场景,创建线上线下空间相融合的混合弹性创新数字化教学环境“川师云学堂”。(证券时报)
震有科技与中国广电湖南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震有科技与中国广电湖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全面加强在5G+智慧市场拓展与融合创新产品方面的合作。双方表示将持续推动产品和方案的创新,打造适合垂直领域客户需求的5G、智慧光网、智慧园区、智慧矿山等解决方案,共同推进方案的推广及营销服务拓展,构建良性互利的产业生态。(证券时报)
海南高速:子公司签订6.04亿元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
海南高速3月13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南高速瑞海置业有限公司与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凯筑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现代建筑部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为6.04亿元。(证券时报)
隆基绿能:拟投资77.77亿元建设年产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
隆基绿能公告,拟投资建设鄂尔多斯年产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77.77亿元。同日公告,拟投资40亿元设立隆基绿能光伏科技(西咸新区)有限公司,作为西咸新区年产100GW单晶切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的实施主体。(36氪)
天元宠物:拟不超3亿元投建天元宠物产业园
证券时报e公司讯,天元宠物(301335)3月13日晚间公告,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天元宠物产业园。公司将利用该项目,打造具有总部办公、产品开发、宠物服饰和窝垫的柔性制造、宠物产品线上及线下销售、公司电子商务及信息化建设、产品展示及消费场景体验等功能的宠物产业园。项目直接投资预计不超过3亿元(不含土地购买款)。(证券时报)
施耐德电气举办第三季“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结营仪式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施耐德电气联合主办的第三季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结营仪式在上海举行。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2年,绿色智能制造创赢计划共吸引350多家专注高新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报名,近40家企业进入到联创方案阶段,覆盖20个工业场景。接下来,施耐德电气将进一步探索技术创新及商业化路径,联合产、学、研、用,加快构建创新生态圈,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工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创新动能。
“智同科技”完成新一轮数亿元人民币股权融资
北京智同精密传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完成新一轮数亿元人民币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金融街资本、熙诚金睿、小米产投、亦庄创投、慧眼资本、沿海基金等。本轮融资将用于智同科技年产50万台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并加速在机器人精密传动前沿领域的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36氪)
营销科技企业“驰骛科技”获亿元B轮融资
营销科技企业“驰骛科技”(ChiefClouds)完成亿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恒生数字产业基金领投,陕投成长基金和老股东IDG资本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继续夯实产品优势及加速市场拓展。据介绍,公司主要提供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数据中台和营销应用,为企业搭建消费者数据平台CDP,以此为基础构建数字媒体优化、数字阵地运营、CRM、智慧导购等主要营销产品。(36氪)
“呈元科技”获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AI+合成肽新药研发企业“呈元科技”(Syneron Tech)近日完成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由联想创投、格力产投共同领投。呈元科技成立于2022年4月,由创新工场塔尖孵化,先后获得创新工场旗下三只基金的种子轮及天使轮投资。(36氪)
产品·技术
闪送推出“品质专送”差异化服务
闪送对外推出了“品质专送”差异化服务。据了解,该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品质商家的专属递送需求,也能进一步缓解节日期间商户订单突增所产生的不确定性。目前,闪送的“品质专送”服务已汇集上万名专属骑手,约占到平台总骑手数的1%。“品质专送”合作商户现在超过一千家,主要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展业务。(36氪)
言论·研究
中消协:农村消费环境综合满意度75.35分
3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下一步,中消协将继续关注农村消费市场,重点是促进农村消费环境治理和消费者满意度提升,增加农村品质消费供给和消费维权供给,开展农村消费教育系列主题活动,不断增加农村消费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央视网)
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业务稳定增长,2022年营收同增38%
2022年,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总体稳定增长,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904.19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逾七成公司营收保持增长,44家公司增长幅度超过50%;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25.21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过半数保持增长,52家公司增长幅度超过50%。(上证报)
东兴证券:证券行业中长期发展前景继续向好
东兴证券指出,全面注册制推动下的投行业务“井喷”将成为证券行业中长期最具确定性的增长机会。在当前时点看,2023年资本市场大发展趋势已现,以注册制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改革提速有望成为行业价值回归的直接催化剂,业务创新亦将为盈利增长开启想象空间,行业中长期发展前景继续向好。整体上看,我们更加看好行业内头部机构在中长期创新发展模式下的投资机会,当前具备较高投资价值的标的仍集中于估值仍在低位的价值个股,此外证券ETF为板块投资提供了更多选择。(证券时报)
银河证券:消费建材类产品需求有望快速恢复
银河证券指出,地产政策助力消费建材需求恢复。房企融资渠道拓宽有利于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同时缓解建筑材料供应商回款压力。在利好地产政策的不断推进下,作为地产后周期板块的消费建材类产品需求有望快速恢复。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建筑能耗标准的提升有助于高品质绿色建材应用的普及和推广,具有规模优势和产品品质优势的行业龙头将受益,建议关注消费建材龙头企业。(证券时报)
投资者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