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名校优生怎么样?(江苏名校优生2022公告)
江苏省定向选调有一定的历史,在2019年以前叫做“名校优生定岗特选计划”;2020年改为“名校优生选调”。在招录人数方面,近几年稳中有升,一直保持在500-600人左右。2021年除面向部分高校和省内高校,还增加了法检系统专项选调院校7所,22年的选调政策又发生了较大变化,将招录高校分为七类,每一类学校能报的城市和岗位都各不相同,下文我们会进行详细解读。江苏省名校优生选调的公告发布较早,一般在9月末,笔试在10月中下旬进行,几乎是各省中最早开始的,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 在报考时不直接进行职位选择,只选择报考区域。但是从上岸同学分享的经验来看,江苏名校优选录取后的职位一般是市直或较好的区县岗位,职业发展都不错。 根据2022年的公告来看,江苏名校优选面向的高校共分为七类。 1、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 第一类高校的考生职位选择范围最广,可以报考省内所有地区的岗位(包括法院系统专项)。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第二类高校能报考除了法院系统之类的其他所有岗位。 3、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4、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第四类考生主要可以报考全省的法院机关。 5、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6、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7、江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江苏警官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宿迁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苏州城市学院、无锡学院、常州工学院、泰州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法院系统专项选调(19所):第一类10所高校以及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名校优选的选调条件是各省中要求最高的,要求“中共党员+学生干部经历+校级以上综合性表彰奖励”,只有三个要件都具备才有资格参加考试。报考法院系统和镇江、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市县机关职位,表彰奖励可放宽至院系级以上。报考乡镇(街道)职位,须在选调高校就读期间(研究生含本科阶段)担任过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党团组织)主席、副主席或院系学生会(研究生会、党团组织)主席满1年(任职时间截至考察之日),除此以外,大学本科生学习成绩应在班级排名前50%。 至于校级以上综合性表彰奖励的认定问题,不是所有的校级以上奖励都会被认定,比如校级及以上的奖学金是不属于综合性表彰奖励的。一般认为是能够体现考生综合素质的奖项才可被认定,比如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员等。大家在填写报名表时,尽量详细地填写自己的综合性表彰奖励,因为据经验来看,在综合考察环节校级及以上奖励的情况有可能会影响得分。 年龄方面,应届本科不超过24周岁,应届硕士不超过27周岁,应届博士不超过30周岁,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总而言之,江苏名校优生选调限制条件严格,还被一些同学称为“小央选”,有意向报考江苏名校优生选调的同学一定要核对一下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要求再做准备。 江苏省作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之一,选调生待遇自然总体水平也很高,尤其是苏州、无锡等地,更是高达二、三十万。由于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所以省内各地区的待遇也相差较大,甚至同一个市不同的区县待遇也相差较大。各市公务员的平均年收入可以参照下表。 江苏名校优选的省直单位待遇不错,基本能够达到20万水平;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比较好的区直可以达到年收入30万左右;宿迁、徐州等地虽然年收入稍微低一些,但是相对应的上岸的几率也会更大。待遇更好的苏州、南京、无锡等地每年的竞争压力都很大。在高收入和顺利上岸之间,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备考情况灵活选择。 江苏省名校优选的最终岗位是直接进行指定的,没有选择岗位的环节。但是由于面向的都是非常优秀的应届毕业生,所以岗位一般都不错,通常会被分到市直或者比较好的区县。不过苏州市是直接分配到区直,基本不分配在市直岗位。公告中提到了对选调生会优先提拔任职,所以只要在岗位上认认真真做出成绩,一定有更大的舞台在等你。硕士研究生录用后会享受副科级待遇,博士研究生录用后会享受正科级待遇,定级不定职。 江苏省名校优选的岗位是直接进行分配,所以报考时只需要选择自己心仪的区域。从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来看,苏南地区明显好过苏北地区,这也导致在报考时苏南地区的竞争压力更大。例如:南京和苏州的报录比大概有35:1;无锡的报录比大概在20:1;常州的报录比会相对友好些,大概14:1。总之,经济发展情况、当地收入状况都会对报录比的影响较大。如果备考较为充分,在模拟考试中的发挥比较稳定,那么可以冲击一下南京、苏州或省直单位。如果在校奖励乏善可陈,并且备考较为匆忙,但是非常希望能够上岸江苏的单位,也可以着眼于苏北地区。虽然这些地区的待遇不如苏南地区,但是放眼全国其实这些区域的待遇和发展空间也是相当不错的。前两类高校的考生能选择的岗位较多,那么大家在报考时可以根据报录比灵活选择,选择上岸机会更大的岗位。主要还是把握好自己的需求和目标,灵活报考。 此外,由于江苏省名校优选的面试环节采取的是综合考察,个人经历尤其是获得的表彰奖励以及担任职务会在考察中会占据一定的比重,尤其是竞争力较大的南京、苏州等地会更加注重考生个人履历。如果在这方面存在劣势,在报考岗位时也要更加谨慎。 江苏省名校优选的笔试为一张试卷(行测+申论),考试时长为3个小时,其中行测60分,申论90分,满分共150分。行测部分主要题型分布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江苏名校优选的行测题型包含数字推理和拼图搭接两类特殊题型。这两种题型在江苏的省考中也有涉及,考生可以找到相关真题着重练习。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是资料分析中计算年份的方法与其他行测考试不同,注意灵活运用年份计算公式。根据分值分布来看,常识判断部分的占比很高,且据经验来看,常识部分的题目涉及历史、时事、省级政策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广泛涉猎知识。 申论一共有三道题,但是分值很大,分别是概括题、方案题和大作文,共90分。基于分值分布,建议在考试时行测部分在1个小时内做完,2个小时用来写申论。申论的大作文题目一般不难,近几年都是围绕青年与报国相关的主题,也算是考察考生是否做好准备成为一名选调生的第一步吧。据津仕学员反馈,2022江苏名校优选申论部分第1小题是归纳概括持久战精神在社会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成就。第2小题是分析“局厅体验流程”和“群众留言板”两项创新服务措施。第3题是大作文,主题是“弘扬持久战精神,为中国红增色”和“青年干部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2021年的大作文主题是“弘扬民族精神,书写无悔青春”。 江苏名校优选的最终成绩构成为笔试成绩占40%,综合考察成绩占60%。所以综合考察对于能否顺利上岸至关重要。 综合考察与传统意义上的面试并不相同,主要分成两个部分。首先,考察人员会与你的辅导员或导师,还有两名同学进行交流了解你在校期间的日常表现。其次,要与你进行面谈,个人面谈时间有15分钟,大概会问3-5个问题。个人面谈部分的题目非常灵活,每个人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一般会先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自我介绍,接着会问一些简单的题目(或者说是考察组最迫切想了解你的方面)。进行面谈的目的,一定是考官希望对你进行全面的了解,比如:签约的可能性大不大,报考的动机是什么,性格怎么样,据此来确定岗位。比如会有以下题目:你为什么会选择来江苏做一名选调生?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组织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你的兴趣爱好有哪些?你有什么缺点?除了参加公务员考试,是否参加了秋招,有没有拿到offer? 可以确定的是综合考察是对你的综合素质进行打分,至于面谈、简历、考察究竟在最终成绩中的占比如何,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但是不管如何,在面谈中大方自信、逻辑清晰,展示出最好的自己,最终一定能得到考官的青睐。 江苏省名校优选的时间几乎是各省份中最早的,甚至早于国考。加之还有一部分特色题型,所以一定要注意提前!提前开始备考!不要临时抱佛脚!最终高分上岸江苏名校优选的考生,无一不是至少准备了3个月的时间。由于9月底就会发布公告,建议考生充分利用暑假的时间,保证3个月以上的复习时间,早做准备。 由于行测部分有特色题型,考生在备考时可以将江苏省考题目和名校优选真题一起使用练习,尤其注意资料分析题的年份计算公式不同,在练习过程中对特殊题型和特殊题目着重练习,确保会的题不失分。申论的分值很高,但是难度却相对较低,在准备申论部分时,注意提高自己的比较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尝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要注意多积累一些青年主题素材,平时多阅读一些优秀公众号文章。准备申论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动手写!在大量刷题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模考的作用。在江苏名校优选笔试中,把握好每个模块的做题时间就成功了一半,一定要严格按照题量和建议时间进行模考,尤其是考前一个月时间,最好确保提前十分钟完成试卷。 总的来说,江苏省名校优选是应届生非常不错的选择,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提早努力的人,祝愿各位顺利上岸!报考条件
(一)面向高校
(二)选调条件
待遇与职业发展
(一)关于待遇
(二)职业发展
报名选岗
笔试考情
综合考察
如何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