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签约电子合同如何才能受到司法认可?
在线签约作为新的合同签署形式,越来越被政府以及企业认可,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在政务服务、人力资源、金融、银行、旅游等行业推动电子签章应用。相较于纸质合同签署形式,在线签约不仅帮助政务服务、企业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节省不少签署管理的成本。
既然在线签约优势明显,那么在法律上如何认定电子合同签署有效,一旦出现纠纷可以得到司法机构的认可呢?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包括了电子数据,但普通的电子数据要成为司法证据,需要有严格的取证标准,即第三方存证保全和出证,鉴定和公证等。因此,在线签约电子合同要受到司法认可,首先就是需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签约平台进行签署。
电子合同签署不同于电子版合同,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签约平台签署的前提是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签署主体的身份是真实有效的,而电子版合同无法有效进行实名认证来确定身份。第三方电子合同签署平台确认签署主体的身份后,由ca认证中心颁发数字证书,确保电子签名的可靠性。
根据商务部颁布的《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指出,通过电子合同签署平台签订的电子合同才能保证其过程的公平性以及结果的有效性。同时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使用可靠电子签名才具备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因此,在线签约电子合同受司法认可,其一是通过电子合同签署平台签署电子合同,其二是使用了可靠电子签名,保障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其三,不少电子合同服务商,还通过区块链、时间戳等技术手段,对电子数据进行上链存储,确保电子数据不被篡改,保全证据链,保证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和客观性。